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详情
2020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晓
发布时间:2020-09-04 17:33:24 报送来源:上海科协公众号

 

9月2日,2020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揭晓,丁雷等10名科技工作者入选,并将作为上海地区候选人参加2020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的遴选。

自7月上旬起,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工作党委、市科委、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市委军民融合办、市科协等单位,按照富有先进性、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原则,兼顾不同类别、不同年龄的科技工作者,以及各省(区、市)推荐候选人不超过10名的遴选原则和要求,共同组织推荐、遴选工作,经过各相关单位,市科协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区科协、基层单位科协的广泛动员、层层发动、三轮遴选和公示环节,最终确定10名2020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

入选人员中有从事公共卫生和疾控科研近30年,在全国创新建立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监测预警体系,新冠疫情发生后,在国家公布前对新冠病毒作出“极易人传人”的准确判断,第一时间建议上海采取“及时发现病人+快速感染溯源+100%密接隔离”精准防控措施的吴凡;

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第一时间,临危受命,担任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领队、临时党总支书记,除夕夜带领全国第一支医疗队紧急出发驰援武汉的郑军华;

有夜以继日地率领研究团队致力于水稻分子遗传学研究,并亲自带领助手、研究生到条件艰苦的上海松江农场和海南基地进行试验的院士林鸿宣;

有十五年如一日扎根云南,守护洱海水清月明的孔海南;

有我国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制的开拓者、倡导者和组织者,投身海上施工设备应用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开发五十余年的谭家华;

有带领团队攻克了数十项核心关键技术,解决了北斗系统从区域向全球拓展的诸多难题,为中国北斗系统建设做出了系统性、创造性贡献的林宝军等一批上海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

本次遴选活动是由中宣部、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联合主办,据悉,由各地方、各学会、各单位推荐的“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选人,将经中央宣传部等上述六家单位综合推荐情况,并组织专家进行遴选,最终将确定10位2020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于10月举办发布仪式。

2020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上海地区候选人

暨2020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共10名)

丁雷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孔海南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

吴  凡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主任医师,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会长

何晓明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一研究所总体部主任、国防重点型号项目总设计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林宝军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林鸿宣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

郑军华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领队、主任医师、2级教授

赵跃平

中国船舶第七〇四研究所首席专家

游书力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谭家华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10位最美科技工作者

简要事迹材料

丁雷

我国天基光学成像探测技术与大气遥感载荷专家,我国第二代极轨、高轨气象卫星光学载荷自主研制的引领者和实践者。他深耕领域三十余载,带领团队瞄准国际大气探测技术竞争的制高点,面向国家科技战略之需,在空间多谱段定量遥感、高光谱干涉探测、空间目标探测等关乎领域发展的“卡脖子”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创新突破,以全自主可控技术体系打造出一批“大国利器”,实现国际领跑。欧美科学家认为中国的大气垂直探测仪是实现世界气象组织2040愿景的第一台载荷,开启了全球静止轨道大气探测的新时代。他主持研制的这些先进装备实现创新功能,为推动我国天基大气探测自主可控跨越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航天基金奖、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孔海南

十五年如一日扎根云南,守护洱海水清月明,孔海南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作为联合国环境署专家,他对我国受到污染的湖泊水环境忧心如焚,和一批专家一起向国务院提出设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专项的方案,并出任洱海项目负责人,一干就是十五年。通过自主研发的控源截污与生态修复等成套技术,为控制与治理洱海流域水污染提供了科技支撑,相关成果被全国人大环资委在人民日报公开称为“全国湖泊治理的生态样本”,并得到李克强总理批示:“控制农村面源污染使洱海重现一泓清水,相关经验注意总结,以资借鉴”。70岁的孔海南始终没有停歇脚步,他想为久久为功的洱海保护做得更多。2019年孔海南捐出积蓄200万元人民币,发起成立“上海交大洱海保护人才教育基金”,鼓励更多科研人员和青年学子投入到洱海保护中。

吴凡

从事公共卫生和疾控科研近30年,在全国创新建立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监测预警体系;负责国家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创新传染病组合检测技术体系,提高了新发再发传染病一槌定音检测鉴定能力。在新英格兰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0余项,以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新冠疫情发生后,她在国家公布前对新冠病毒作出“极易人传人”的准确判断,第一时间建议上海采取“及时发现病人+快速感染溯源+100%密接隔离”精准防控措施;牵头应急科技攻关《上海市新冠肺炎流行病学研究》,六大成果应用使防控科学高效;作为中方专家参加WHO联合考察组,负责总结、撰写中国响应措施,及时分享中国经验;前瞻性提出“全链式”科技战略储备布局,负责筹建上海市重大传染病与生物安全研究院。

何晓明

先后担任多个国防重点型号总设计师。他二十多年来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坚守在军工科研一线,主持完成了多项国防重点型号研制和总装重大背景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国内首次研制出某型机载综合电子情报侦察系统;突破了高精度测向定位、态势感知及大数据情报处理等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有效地推进了我军电子侦察装备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及军事意义。曾获科技进步奖5项、发明专利授权5项,上海市领军人才、市科技系统先进工作者和中国电科“十二五”军工重大贡献奖、“七好”共产党员、青年五四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由他担任项目总师的团队荣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林宝军

自2011年起任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他全面主持了导航卫星研制工作,带领团队攻克了数十项核心关键技术(如基于相控阵的Ka星间链路技术、星载时频无缝切换技术、高精度原子钟技术、新型信号体制技术以及导航卫星专用平台技术等),解决了北斗系统从区域向全球拓展的诸多难题,组织完成了12颗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及发射部署(其中2018年高密度完成了4组8颗卫星发射),为中国北斗系统建设做出了系统性、创造性贡献。获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状、2017年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1)和2019年中国航天基金会奖“航天贡献奖”等多项荣誉。

林鸿宣

自2001年回国工作以来,他以科学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夜以继日地带领研究团队致力于水稻分子遗传学研究,亲自带领助手、研究生到条件艰苦的上海松江农场和海南基地进行试验,顶着烈日酷暑,往往一干就是一天甚至连续几天。经过近二十年潜心研究,他终于在水稻重要复杂性状方面做出了系统性和原创性工作,成功分离克隆多个水稻基因或QTL并阐明性状分子调控机制,为作物改良提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基因。在著名学术杂志NatureGenetics、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PlantCell和Molecular Plant等上发表62篇论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奖、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全国优博论文指导教师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有18项发明专利。

郑军华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他临危受命,担任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领队、临时党总支书记,年三十晚带领全国第一支到达武汉的医疗队紧急出发。1月27日受到李克强总理接见和表扬。他带领的医疗队来自52家单位135人,是最早从上海出发、最少思想准备的一批队员,是最少成熟经验参考、防护物资最不充足和初期防护条件最不完善的一支队伍,是进驻金银潭医院,拯救最危重病患者的一群战士,也是奋战时间最长的上海援鄂医疗队。成功实施“五四三二一零”工程,建立了适合武汉的“上海救治”、科学专业的“上海防护”、精益求精的“上海精神”、超前一步的“上海研究”、一脉相传的“上海人文”等五个上海模式。开创四个第一:第一支到达武汉、第一支开讲党课、第一支提供尸体解剖病案、第一支发表高水平临床研究经验论文的援鄂医疗队(3月13日以通讯作者在JMMA内科学杂志发表论文,给世界提供了中国经验)。坚持了党员、医者、人文三份初心。弘扬了二个一:一名党员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是一座堡垒。聚焦和实现了最大化救治的一个目标。医疗队实现了零感染,全体平安返回上海。

赵跃平

198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舰船电气工程专业的硕士生导师,海军舰船装备技术保障专家、军委科技委委员、海军预研专家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业涉及电力系统、动力系统和辅机系统等多个领域,他主持、承担了我国十余个型号舰船供电系统的科研研发和装备生产,涉及水面、水下舰艇和大型军辅船等。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发展一等奖,曾获得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科技系统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集团公司有突出贡献专家、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近几年,赵跃平带领汽轮机专业团队,瞄准海军舰船的未来发展需求,自筹资金研制20兆瓦级大容量汽轮发电机组,领衔主抓“智能化辅机系统研制”的创新项目,为我国海军走向深蓝作出了重大贡献。

游书力

长期从事手性催化研究,提出“催化不对称去芳构化”新概念,开发多个原创手性配体,十余个已实现商品化,发展系列手性催化新反应,可便捷高效地合成多种天然产物及药物分子,其成果被多部教材和专著收录并被国际同行广泛应用。发表论文300余篇,被引用17800余次,H-index为78,主编英文专著两部,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三十余项,受邀做大会及邀请报告一百余次。获2015年英国皇家化学会默克奖、第十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16年何梁何利基金青年创新奖、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第十六届上海市科技精英及首届科学探索奖。目前担任Chem. Sci.等杂志副主编,国际均相催化会议组委会成员,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已培养的研究生中有3人入选“青年千人”、2人入选“百人计划”。

谭家华

上海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学科的带头人,是我国最早开展海上施工设备与特殊装备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五十多年来投身海上施工设备应用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开发,是我国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制的开拓者、倡导者和组织者。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工作主线,深入一线,务实创新,攻克卡脖子难题,自主研制大国重器,在一带一路港口航道及远海岛礁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从进口到限制出口的跨越,主持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第一完成人)。坚持科研反哺育人,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在海上施工设备与特殊装备技术研究方面培养了一支踏实务实又敢于创新的攻坚力量。

 

声明: 以上新闻、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果存在知识产权相关异议,请联系58336273,本网站会第一时间删除。
声明: 以上新闻、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果存在知识产权相关异议,请联系58336273,本网站会第一时间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