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5G安全问题得到解决,人工智能将会出现爆炸性增长,并且惠及每一个人。”9月4日举行的2019漕河泾科创嘉年华开幕式上,有“人工智能女王”之称的世界经济论坛计算机全球未来理事会主席、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贾斯汀·卡塞尔,这样畅想人工智能在5G时代下的新机遇。
2019漕河泾科创嘉年华以“释放5G驱动力,智慧赋能新未来”为主题,综合展示以新科技、新模式、新产业、新载体为要素的创新生态体系。来自政府、学界、业界、投资界、创业服务机构等不同领域的代表们相聚在园区,以嘉年华为契机,共话国际创新生态、发掘潜在创新原力、优化园区营商环境、共享最新科技成果。
用好5G的积极方面
“插上5G翅膀,人工智能可以大幅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准,改善我们的健康,解决城市的交通拥堵和污染问题,并提升教育水平、工人生产率以及政府工作效率。”贾斯汀·卡塞尔基于目前进行的大量研究,对人工智能与5G技术相遇相交的人类未来生活这样设想。然而,5G也可能带来更多的安全漏洞。“5G的愿景是美好的,但我们必须准备好利用其积极的方面,并确保任何负面的后果不会发生,相信我们一定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上海人工智能安全专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在开幕现场透露了一组数据:我国智能经济产业市场巨大,预计到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到2030年,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何积丰表示,各类新技术的日渐成熟与普及,包括5G的来临,为人工智能创造了快速发展的新环境,也为人工智能发展带来新的变化。新一轮人工智能正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包括从“机器+人”的混合增强系统,到“人+机器+网络”的群智系统,再到“人+机器+网络+物”的智能城市复杂系统。
实现5G产业“三个千亿”
聚焦5G与人工智能这两大前沿热门领域,上海正在抢抓机遇、全力布局。市经信委副主任张建明表示,今年6月,工信部正式颁发5G牌照,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先后在上海宣布5G网络首发。截至上月底,上海已建成8800余个5G基站,年底将部署超过1.3万个基站。同时,已有160余项5G应用正在全市各行业推进。从建设全球首个5G火车站,到建成虹口全球首个行政区域5G网络,再到实现国内首台5G+4K/8K+VR腹腔镜手术直播,这些“首个”足以证明上海已成为全国5G发展最领先的城市之一。下一步,上海的目标是打造成为5G网络建设先行区、创新应用示范区、产业链企业集聚区,着力打响“双千兆宽带城市”品牌。到2021年,全市5G产业实现“三个千亿”的目标,即5G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应用产业规模均达到1000亿元。
在上周成功举行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5G+AI也成为嘉宾们热议的话题。张建明说,两者都是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双方的融合也将进一步助力上海落实“三大重任一大平台”国家战略。当前,上海正在以自贸区新片区为抢滩地,长三角城市圈为发展腹地,科创板为英雄榜,进博会为嫁接世界产业链的桥梁,构建连接世界的智能经济生态圈,人工智能产业也已上升为上海的优先战略。“未来,上海将携手各行业,共建5G与人工智能融合的生态系统,助推上海5G和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和产业发展,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
开幕式上,漕河泾开发区“产业资本融通发展联盟”扬帆启航。由漕河泾开发区与解放日报联合出品的《筑梦者——漕河泾科创服务这些年(1988-2019)》纪念画册同时发布。同时,本季嘉年华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将于9月5日打响,从3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的30余个高精尖项目将在决赛的舞台上进行巅峰对决。
本季嘉年华由商务部、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商务委、徐汇区政府、闵行区政府、青浦区政府和上海临港集团共同指导,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和解放日报社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