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详情
就业形势怎么样?未来预期如何?今天的这场发布会告诉你答案!
发布时间:2019-08-14 15:53:14 报送来源: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近年来,上海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5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不断下降;上海青年失业现象不断好转;上海市民整体创业活动率连续十四年增长......上海当前就业形势如何?未来就业预期是否向好?

在今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赵永峰介绍了本市积极促进就业体系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张岚、邓文淼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上海近年来就业形势如何?

近年来,上海紧紧围绕稳就业、防风险、提质量的目标,大力推进就业工作的体系化、制度化建设,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努力稳住就业基本盘,全市就业形势保持平稳,就业规模逐年增长,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5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不断下降,2018年末为3.6%,整体就业状况不断改善。

打造“保底线”的就业保障体系,保障重点群体就业

近年来,本市就业总量保持稳定增长,但青年大学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劳动力等群体的就业面临一定压力。本市坚持把这“三类群体”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分类施策,努力守住就业的底线。

促进青年大学生就业

为改善部分青年长期失业现象,2012年以来,本市大力实施了青年就业“启航”计划,并多次将促进长期失业青年就业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实行量化考核。2017年,市政府还专门出台文件,着力打造覆盖各类青年群体的综合性政策体系。通过专项帮扶,上海青年失业现象不断好转,2019年6月,登记失业人员中的青年占比为20.53%,相较2011年下降近9个百分点。

在积极促进青年就业的同时,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加强与教育等部门合作,完善落实就业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多渠道、高质量就业。

帮扶困难群体就业

建立公益性岗位安置、企业吸纳和灵活就业相结合的就业帮扶机制;实行公开承诺,确保“零就业家庭”在确认后一个月内至少一人实现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在认定后三个月内实现就业,努力不让一个困难人员掉队。今年上半年,共帮扶2.4万名新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扶持农村劳动力就业

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离土农民就业专项计划。2019年,本市将“为1万名建档立卡农民提供职业培训等就业服务”纳入实事项目,还将帮助其中6000人新增就业作为目标,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

构建“扩就业”的创业扶持体系,通过创业带动就业

近年来,按照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策部署,本市连续实施了四轮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创业型城区建设,并将创建工作向社区延伸。据统计,2009年至2017年的前三轮行动计划累计已帮扶引领成功创业10.6万人,带动就业82.5万人。

聚焦创业政策帮扶

围绕创业者在融资、成本、能力等方面的突出瓶颈,本市着力完善创业带动就业政策体系,实施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缓解创业者融资难题;实施初创期社会保险费补贴、创业场地房租补贴等政策,着力降低创业企业成本;探索构建能力测评、创业培训、创业见习、专家辅导相结合的能力提升模式,不断提升创业者自主创业能力。

聚焦服务载体建设

建设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和分基地,为创业者提供产品试制、项目孵化等服务。开展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落实奖补政策,提升孵化成效,目前共建成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14家。建设创业指导站,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已在本市高校设立创业指导站48个,今后还将逐步延伸到创业热情较高、条件相对成熟的中职院校。

聚焦创业氛围营造

广泛开展创业宣传,组织开展创业新秀评选、创客节等主题活动,播洒创新创业的种子,厚植创业文化。近年来,上海创业氛围日益浓厚,2018年市民整体创业活动率达到12.7%,实现了连续十四年的增长。

健全“强供给”的技能培训体系,提升整体就业能力

劳动者技能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到个人的就业水平,也关乎经济转型发展的大局。提升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建设一支适应产业特点、符合时代要求的技能劳动者队伍,是民生所望、发展所需。

最近,国家出台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启动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上海近期也以承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为契机,出台了上海的《技能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1年)》,围绕十大重点领域实施10项技能提升行动,并提出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引进交流、服务保障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全面加大人力资源供给,提升劳动者就业质量。

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工作

包括大规模推动企业职工培训,面向各类劳动者开展社会化培训,大力实施专项培训,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实施“农民工技能提升行动计划”,推进“养老护理人员技能提升专项行动计划”和“双证融通”试点,等等。近几年全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保持在100万人次以上,约占全国总量的10%。2019年上半年全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1.27万人次。

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依托大型企业、行业协会等,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辐射带动本行业和上下游企业的技能人才培养。目前本市共有110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其中16家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大力推进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工作室和优秀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工作;以世赛为引领,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截至目前,本市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重达到33%。

优化“促匹配”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资源有效配置

近年来,本市人力资源市场供需较为活跃,总体上招聘岗位数大于求职人数。在发挥市场自发调节就业作用的同时,本市积极优化就业服务体系,着力解决招聘求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观念不合理、人岗不匹配的问题,使市场更高效地配置人力资源。

建立健全服务机制

第一,建立需求排摸机制,以劳动力资源调查为入口,定期组织开展排摸,了解求职人员的就业意向、技能水平和服务诉求。第二,建立分类服务机制,以需求为导向,制定了涵盖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培训见习、创业咨询、就业援助等在内的服务清单,按需定制服务。第三,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对长期失业青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开展实名制管理,提供个性化服务。

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聚焦求职招聘需求旺盛的节点,集中开展全市性的招聘服务活动,为求职人员和企业牵线搭桥。大力推进网上常年招聘服务,开发了上海公共招聘网络平台,企业和个人可随时随地进行对接。

推进便民服务举措

积极推进就业领域的全市通办、一网通办改革,进一步打通渠道,将就业政策的操作和业务办理不断向下走、线上走,做到基层能办的不上面办、全市能办的不定点办、网上能办的不现场办,尽可能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还将积极利用人脸识别、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推动相关业务的全程网办,努力做到服务对象足不出户、“喝着茶动动鼠标”就能把事办了。

此外,本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还积极创新理念,着力推进“乐业上海”“海纳百创”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成效。

建设“防失业”的风险防范体系,全力确保就业稳定

当前,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就业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虽然本市就业形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未来预期总体是好的,但面对外部环境变化,需要积极应对、防患未然。

开展全方位就业监测

着力完善网上监测、社区监测和定点监测相结合的多层次就业监测机制,全方位、多角度监测本市就业形势。开展重点企业监测,加密监测频率,完善监测手段,动态掌握企业用工变化。

降本减负将风险化解在源头

为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近年来,本市先后多次降低职工社保缴费费率,通过降低成本促进企业稳定和扩大用工。同时,实施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对不裁员、少裁员的用人单位给予补贴扶持。2018年,全市有11.79万家用人单位享受补贴,补贴金额达21.36亿元。

制定预警应对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就业风险,根据外部因素变化对就业的传导路径,制定了分级预警、分级响应、分级应对的预案措施,努力做到失业风险有预判,预警指标有监控,应对举措有层次,保障稳定有底气。

声明: 以上新闻、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果存在知识产权相关异议,请联系58336273,本网站会第一时间删除。
声明: 以上新闻、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果存在知识产权相关异议,请联系58336273,本网站会第一时间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