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马斯克和特斯拉会在这里诞生吗?未来五年,上海规划了一件大事
发布时间:2021-01-26 报送来源:上观新闻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科技创新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成为催生时代变局的主变量。抓住最大最重要的变量,站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的制高点上,才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孕育先机、开辟新局。

近日提交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审查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下称《纲要(草案)》),用了整十页,规划了上海未来五年的这桩大事。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扩大高水平科技供给”——这是上海建设“五个中心”题中应有之义。而在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济全球化逆流涌动、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的一年多后,站在“十四五”的开局,强调科技创新,还有更深远的意义。

“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

与上一个五年规划不同,《纲要(草案)》的科创相关规划中,提升基础研究水平被更多着墨,且放在最开始的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直指关键:“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他再次指示上海,“要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人们一度更关注实用主义,在产业链、创新链中下游投入更多,但在“封锁”“断供”如声声警钟般敲响的当下,发展理念及时调整,方能更好适应全新的发展阶段。

规划的变化,已然体现了理念的变化——上海更加重视“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

《纲要(草案)》提到,到2025年力争使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比重达到12%左右;聚焦重点领域关键软件、芯片、装备、材料研制、绿色低碳技术等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支持各类优势单位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在基础性通用性技术等方面形成突破。

理念变化之后,上海还有后发优势。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而上海已然锁定应当聚焦的领域:结合国家所需和上海实际,攻坚突破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领域;在一些前沿领域,应从“并跑”走向“领跑”,率先进入“无人区”。

一言蔽之,凡是事关未来发展主导权、上海具有一定优势的重要领域,都是科创发展的战略重点。

而为达此目标,培育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建设重大科技技术设施不可或缺。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李政道研究所,以及上海光源二期、硬X射线等的建设均体现在《纲要(草案)》中。

https://images.shobserver.com/img/2021/1/26/668c42a3e4f34b51bb30b4717860979c.jpeg

“1到100”的成果转化落地

无中生有的原始创新、颠覆性技术、“黑科技”形成后,应用性转化,即把科研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这一环节亦亟须打通。

高校、研究院所的科研成果走进企业,过程中的堵点在哪?同济大学工业4.0学习工厂实验室主任陈明教授讲过校企间的尴尬:学校里的科研人才大多从未走出校门,根本不知道业界最需要哪些技术。还有不少科研成果,找不到合适的企业孵化,科研人员也缺乏动力主动“推销”,最终只能尘封在书架上、硬盘里。

体制机制的创新,或许是打通“1到100”之间的堵点、激发活力的解题之钥。

《纲要(草案)》从多方面入手,提出完善高校技术转移机构成果转化的考核机制、专门激励政策。建立健全赋予高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激励流程和管理制度,推动成果转化政策适用的主体范围和成果类型进一步扩大。

另一方面,提升企业在协同攻关中的积极性亦被纳入考量。《纲要(草案)》提出,构建政产学研合力攻关体制。建立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院,明确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机制,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探索多个创新主体共同出资、联合申报国家专项项目。

这些规划的目的,是让科研机构与企业真正融到一起,互相了解对方的需求与能力。从源头创新开始,就以需求为导向,省去搭建空中楼阁的无用成本。

“100到100万”的规模化量产

事实上,成果转化方面,上海作为一座超大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眼下这一轮科技革命与以往不同——不止发轫于实验室,更对应用场景提出更高要求。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代表性的前沿领域,必须在生产生活的场景中不断试验、迭代升级,才能真正落地。上海人口密集、产业复合,有海量的生活场景、复杂的城市管理场景、庞大的生产制造场景……

在“1到100”的成果转化阶段,这些是别处难以觅得的绝佳试验场。而在“100到100万”的规模化量产阶段,它又成为最庞大的市场,帮助上海对创新企业产生更强的吸附效应。

在全球化时代,规模化量产是释放科技创新能量的关键所在。

今年1月,特斯拉股价站上900美元关口,较一年前上涨了7倍有余,一大重要原因在于上海超级工厂投产带来的产能逆势激增。可以说,没有上海的空间承载,就一定没有特斯拉的增长奇迹。

这份红利,上海计划让一众科创企业、前沿产业企业都能够享受。《纲要(草案)》提到,以张江科学城、临港新片区等重点区域为核心,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创新要素集聚点和增长极。强化临港、杨浦、徐汇、闵行、嘉定等关键承载区承接科学技术转移、加快成果产业化等功能,放大创新集成和辐射带动效应。

而当“0到1”“1到100”“100到100万”全链条打通,也许有一天,一所大学里的某个金点子,将在上海成长为又一个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