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幅面具与上海元素碰撞:2020国际创意面具跨界艺术展开展
发布时间:2020-09-15 报送来源:上观新闻

摘要:希望观众可以在观赏各色面具的同时,也从中体悟创作者的情感、认知,与作品形成共鸣。

9月12日下午,2020国际创意面具跨界艺术大展在上海奉贤区博物馆开幕。这是“国际创意面具大展”活动启动策划十年来,首次将大量装置艺术搬进上海本土的博物馆。挂在屋顶的,贴在墙面的、镜面的3000幅面具,共同组成一个脸谱中的上海。

据介绍,“国际创意面具大展”活动由澳门中西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策划,2010年起在世界各地持续开展。截至目前,已在海外、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举办了数百场活动。参与绘制面具的创作者来自不同年龄段和各行各业,题材大多是即兴创作,100%原创。在采用废弃纸张回收后模压再生制成的面具上,各具特色的创意脸谱也体现了“废纸再生、创意无限”的环保理念。

开展的2020国际创意面具跨界艺术大展,将面具、装置、材料和工艺技术与多种艺术形态结合,共展出了3000多个面具实物作品,其中包括十年以来获奖的优秀作品,也尤其突出展览地上海的文化特色,选入了一些不久前“魔都风情”创意面具设计大赛中的优秀作品。本次展览策展人、国际知名装置艺术家徐凌志告诉记者,“魔都风情”的创作主旨,与面具可以碰撞出很多火花。

一幅幅面具作品,将上海的东方明珠、外白渡桥等地标,小笼包等饮食文化符号,通过抽象和具象的各类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出来。此外,十多位国内知名的跨界艺术家,也充分将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材料进行有效选择、利用、改造、组合,令其演绎出“创意、场地、材料、技艺”相结合的综合展示艺术形式。例如,徐凌志自己的装置艺术作品就用到了上百幅面具。将面具与平面的、曲面的玻璃界面结合,呈现出波光粼粼的视觉感受。

此次展览期间,主办方除了推出创意面具设计大赛十年回顾展、当代跨界面具装置艺术展,还将上演创意面具时装秀和亲子活动,以及面具艺术专题演讲。同济大学教授、上海交大城市文化传播中心首席专家王国伟表示,面具背后,往往具有深刻的文化意涵。“从生物的脸到文化的脸,面具是一张张被赋予想象和虚构的脸,也就是可以被解构和重构的意义世界。”希望观众可以在观赏各色面具的同时,也从中体悟创作者的情感、认知,与作品形成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