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挺立 战疫有我丨上海各类人才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0-04-01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人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上海各类专家人才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担当作为,立足岗位,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携手并进筑防线,同心聚力战疫情。

浦东

段继峰:紧急开展新冠实验动物模型方案研发攻关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科研攻关正在争分夺秒地展开。新冠肺炎患者确诊量不断增加以及轻症病人因各种原因而逐渐向重症转化,这一现状给前线医护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

目前已知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是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CSS)造成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最终病情迅速恶化,病人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临床一线面临的重大问题是没有明确针对新冠肺炎的有效治疗药物和方案。因此,众多医药企业都在关注如何快速筛选有效的治疗药物,降低新冠肺炎感染者发病与死亡人数。

澎立生物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CEO段继峰博士长期从事免疫炎症药理的研究工作。他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发现目前临床新冠肺炎用药的筛选工作大多在体外细胞水平实施,且均针对抗病毒功能;为数不多的新药临床实验,均针对轻中度新冠肺炎感染的患者,并在药效评判的速度与风险上也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段继峰博士认为药物筛选亟需有效的“代入试药”动物模型!于是,他与公司资深免疫药理学家Jeffery Cowden博士带领团队多方搜索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一线有关疾病和治疗方案的最新报道,反复斟酌2019-nCoV病毒感染患者的疾病发展过程,以及重症引发的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CSS)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特点,最终确定公司新冠实验动物模型的科研攻关项目,积极配合药企筛选有效阻止细胞因子风暴和ARDS的药物。

澎立生物成立十余年来,一直在“免疫炎症相关疾病”和“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动物模型领域深耕,具有丰富的开发经验和技术。Jeffery Cowden博士带领团队在企业复工短短三天时间内依据有限的文献报道等资料确定了新冠实验动物模型的发病指征和鉴定标准,并紧急启动新冠实验动物模型方案的研发攻关。

段继峰博士表示,目前公司已完成新冠实验动物模型的可行性研究,研发团队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相关实验工作。由于当前防疫工作紧急,澎立生物非常愿意与同行专家及上下游企业讨论交流,为科学防控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技术尽绵薄之力。

虹口

胡春颖:立足岗位 科技赋能一线防疫

胡春颖,2017年入选“虹口领军人才”,2019年荣获上海市国际创新大赛“优秀企业奖”,现任中科润达精准医学检验有限公司总经理,多年来始终奋斗在体外诊断的行业领域,组织牵头、协调监督实施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合作的产学研《HLA-B*5801等位基因检测试剂盒开发》项目并获第二十八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发明奖。迄今为止,胡春颖带领的技术团队已获得远程病理、生物标本库、实验室智能信息化管理等15项知识产权。

疫情爆发后,为保障医院尽快拿到患者检测数据,胡春颖带头执行管理层干部轮流值班制,自大年初三开始,中科润达实验室与物流团队一直坚守岗位,确保从各医院接收的样本及时进行检测。胡春颖带领团队充分发挥企业作为“虹口区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的专业优势,安排了20名专业技术人员,每个组保证至少2个人以上值班,做到检验报告双人双签,检验结果务必准确。

为了确保医院正常的外送检验服务,在胡春颖激励下,物流部经理蔡葵带领物流团队,实现34位工作人员全线在岗。自1月27日开始,每天出车22辆,服务的医院数量多达10余家,覆盖面包括上海市的三级、二级和医联体覆盖的社区医院等。

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驱使下,胡春颖筹措了一批防疫物资,带领团队积极奔走于虹口区卫健委、区疾病控制中心、各大医院等防控疫情一线部门,又多次前往社区,将手套、口罩、酒精以及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及时送达。

经过多方努力,中科润达获得了由上海市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颁布的2020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算检测能力认证证书,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贡献更大力量。

普陀

汤亮:疫情防控全覆盖  重信守诺赢赞许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人心。连日来,上海市领军人才、全国人大代表、奥盛集团董事长汤亮密切关注疫情动态,把疫情防控作为企业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来抓。春节期间,汤亮主动放弃休息,多次召开企业电话会议,全面贯彻落实上海市委和普陀区委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要求,落实企业责任,带领员工同心协力,共同抗击疫情。

在得知武汉防控疫情的急切需求后,汤亮通过奥盛慈善基金会,直接向疫情定点救治医疗机构——武汉协和医院捐赠了价值200万元的空气杀菌净化装置等物资。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汤亮以“过严、过细、过硬”的防控举措,推动疫情防控的“全覆盖”,打造涵盖1300多名员工、业务分布桥梁缆索、医疗器械等板块、遍布全国乃至全球的企业抗疫防线。

汤亮带动集团领导干部全员上岗,及时调整集团公司生产计划,制定员工错峰上班等措施,并抓紧采购口罩、消毒器材等防护物资,协调落实办公场所人员的体温监测。同时,实行员工健康网格化管理,动态开展员工健康状况报告,做好企业员工的健康保障。

春节期间,奥盛集团有10多名员工在土耳其坚守岗位,为跨越欧亚大陆的“一带一路”重大桥梁工程工作。汤亮要求与海外员工随时保持沟通,按照国内防控疫情的要求,一丝不苟地做好这些员工的健康防护。

同时,他主动当起抗疫工作“宣传员”,及时回应外方客户的关切,介绍党和政府打赢疫情攻坚战的决心和措施,用真实可靠的“中国故事”,打消了外方客户对项目能否按时间节点推进的顾虑,得到了外方客户的认同。

商照聪:安全技术助力疫情防控

作为国内唯一能够同时开展九类危险货物分类鉴定的机构,上海化工院检测中心(上海化工院检测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保障全国海陆空货物运输安全。

面对疫情,上海化工研究院检测中心主任、上海化工院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市领军人才、普陀区拔尖人才商照聪第一时间行动,迅速组建领导班子代班、党员干部待命的“先锋队”,开通24小时紧急联络电话,带领团队全力以赴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发布《关于开通应急防控物资类货物运输条件鉴定绿色通道的通知》,郑重承诺:凡是疫情防控的救灾物资,全部通过“绿色通道”在第一时间接样、第一时间检验、第一时间将鉴定结果送至委托单位,且免收一切费用。

当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刻,面对重点地区医疗防控物资短缺,各类救灾物资急需运往目的地的情况,商照聪再次做出决定:即日起至国家解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预警止,检测中心针对新冠肺炎防控用救灾物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用试剂盒、消毒剂、含供氧装置的防护服、含电池类的医护器材、温度计等)提供免费鉴定、加急服务等强有力的支持,落实防控责任,体现国企担当,确保了疫情防控应急救灾物资快速、安全送达目的地。

商照聪受邀成为国家民航局应急物资运输专家组成员,多次组织技术骨干为民航局和航空公司提供关于试剂盒、消毒液、清洗液等医疗救灾物资运输安全性的技术咨询和安全评估,并协助中国民航(CAAC)出具了《疫情防控物资(消毒剂)货物航空运输指南》。

在疫情期间,他和团队多次完成诸如“三小时出具高原地区防疫物资运输安全性验证报告”等紧急任务,受到了铁路运输等部门的肯定与赞许。此外,在商照聪的指导下,检测中心团队利用网站、微信等平台陆续推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中消毒剂的安全使用”“新冠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需要担心吗?”“CAA发布《疫情防控物资(消毒剂)货物航空运输指南》”等消息,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群众提供公益科普服务,受到了广泛关注。

闵行

施劲东:千里“逆行” 彰显医者本色

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从武汉蔓延开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癌症治疗中心进修的施劲东闻讯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逆行”,主动申请提前一个月结束进修,经过30多个小时转机长途飞行回到了上海,请战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

施劲东带队驰援武汉雷神山

身为市五医院呼吸科副主任、闵行领军人才,施劲东曾在2003年参与救治SARS患者,2013年参与过H7N9全球第一例患者的发现和救治。而上海五院则是此次新冠肺炎闵行区唯一的疑似病例定点收治医院,是战疫的第一线,施劲东的回国驰援,给全院上下以极大鼓舞。

2月16日,当得知需要50人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时,施劲东再一次选择了义无反顾地“逆行”,第一时间报名出征:“我回来就是要和新冠作斗争,去武汉,是我期待已久的事情!”2月19日,施劲东担任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队长,带着所有人的牵挂与祝愿,与50名医护人员共同踏上了驰援武汉的征途。

在雷神院隔离病房的施劲东(左)

来武汉之前施劲东就给前几批队员打过电话,学习和吸取了相关经验。抵达武汉后,施劲东和同事们接管了雷神山医院的一个病区,他担任病区副主任,仅在48小时内,他和同事们就把一个“工地”变成了合乎规范、装备齐整的传染病病区。进入病区后,施劲东几乎每天6点多钟起床,工作到深夜0点甚至1点多钟才能入睡。

“援鄂不怕征途远,雷神山下结金兰,四壁转瞬焕新颜,挥戈反日破新冠。”在忙碌的间隙,施劲东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把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放在首位,奋不顾身投入战斗,施劲东一直在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初心和使命。

松江

姜永根:跑出疾控抗疫“加速度”

姜永根现任松江区疾控中心主任、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医师,上海医疗卫生对口支援都江堰灾后重建优秀共产党员,松江区第五届拔尖人才。当新冠肺炎疫情的警报一拉响,姜永根第一时间在应急指挥中心召开启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动员会。

为确保系统有序、条块畅达,姜永根当机立断将疾控中心原本的20个科室,25个专业条线的人员,进行“战时混编”,分设13个工作小组,组织安排专业人员对医疗机构及街镇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个人防护技能、消毒操作等20余次的培训。

为配合区指挥部下达防控任务,他和同事们白天忙疫情处置,晚上不顾疲劳连夜设计完成道口、集中隔离、居家等防控流程图和各类场所消毒技术表单,为疫情防控赢取时间。当获知某超市有1例确诊病人后,姜永根立马带领同事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案情,对患者的活动轨迹进行扩大搜索,经过两天两夜的奋战,打了上百个电话,直至把每一条线索都排摸清楚,将所有涉及人员都调查清楚,他们才算松了口气。

松江区作为上海西南的“第一道关口”,在区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协调下,姜永根迅速组建松江区首个集中隔离观察点,采取边布局整理边接收人员的方法,和同事们一直忙碌到凌晨,还要不断安抚缓解返沪人员紧张焦急的情绪。

随着疫情发展的需要,市疾控要求各区开展实验室检测,姜永根同志带领大家迅速调整布局、添置设备、采购试剂、人员培训,48小时后即开启区级实验室检测工作,大大提高检测效率,缩短了病例确诊时间。此外,姜永根制定了各类应对流程图,与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镇、道口间开展联防联控,依法管理。

作为防疫战线的老兵,姜永根说:“早一分钟完成调查与检测,社会的民众就少一分危险!作为疾控中心流调组成员,把好松江疫情的第一关,我们责无旁贷”。姜永根表示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下一步应继续做好疫情预判,加强密切接触者管理,指导社区、居委、企业等开展终末消毒及场所消毒,加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指导和督导,为高校复课、企业和工地复工提供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开展疫情监测和风险评估,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及数据支撑。争取早日打赢这场全民防疫战,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

宝山

程克文:宝刀不老 尽展智慧仁心

程克文是上海市劳模、宝山区呼吸质控和呼吸学组组长、仁和医院大内科执行主任、主任医师,2003年抗击非典和2009年H7N9禽流感防治都曾留下过他的身影。

新冠疫情爆发后,程克文临危受命出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宝山专家组组长,带领52名专家投入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役之中。年近60的他奔波于宝山各家医院之间,经常一天要跑三四家医院,对发热门诊收治的发热病例进行会诊,并给出诊断建议。

1月19日下午,一位中年男性因发烧、胸闷气急,由妻子陪同至宝山一家二级医院就诊。程克文在详细询问了他的流行病学史和症状特征后做出决定,认为他是高度疑似病例,在对患者采样后进行隔离。然而患者的爱人仅有轻度的咽部不适、干咳,并无发热,胸部CT检查结果也无明显症状。

为掌握第一手临床资料,程克文立即赶往现场,穿上防护服进入了隔离病房。经过仔细会诊和科学研判,这对夫妻成为宝山第一例和第二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至此,一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正式在宝山区打响。

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程克文和专家组的工作量成倍增加,最多的一天,程克文就会诊了21名病患,年三十更是从凌晨2点一直忙到第二天晚上七点多。在会诊中,程克文发现一些病人由于有顾虑,会故意隐瞒一些事实,影响诊断速度。于是,程克文便主动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患者,为他们答疑解惑,稳定情绪。有一个患者因为情绪焦虑,一天内就给程克文打了10多个电话。程克文都仔细接听、耐心解答。“首先要得到病人信任,让他知道医生是对他负责的,这样才会配合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假如你能够及时判断疑似,就能做到坚决不漏一个。”

白天奔波在抗疫一线,晚上制作新冠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培训教程,随时线上线下参与会诊已成了程克文近阶段的工作常态。这期间,他还帮助全区各大医疗机构完善发热门诊、呼吸科室各项应急预案及诊治流程。程克文说:“我们要守住疫情防扩散最后的一道关,把所有可疑的疑似病人都诊断出来,严防进一步扩散。”宝山区阻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钱瑜琳说:”程主任基本上是有求必应,有叫必应,是我们的‘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