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落地有多难 浦东探索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19-09-26 报送来源:浦东时报网站

当深度学习算法和“阿尔法狗”点燃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火焰之后,人工智能正在变得越来越热。从专家学者到业界大佬,再到普通百姓,人工智能成了常常挂在口中的一个高频词语。

原本的芯片设计、软件编程、大数据分析应用等产业纷纷“转型”为人工智能产业,而人工智能也“无所不能”地积极赋能起各种各样的产业。制造加工、医疗健康、安防监控、家用电器,甚至是社区管理,在贴上了“人工智能”标签之后,立马就成为“高大上”的代表。

将原本的集成电路、软件和大数据产业捏合在一起,是否能照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未来?能否塑造出一个成熟的人工智能产业?人工智能的应用端口又能否与其他产业形成无缝对接,从而实现人工智能的场景落地?这对于将人工智能作为未来重中之重产业的浦东来说,答案更需要清晰。

应用场景是刚需吗

从产业、资本、政策以及大众的关注度来看,人工智能已经站到了新的“浪潮之巅”。但业内人士普遍提醒,人工智能并不能独立产生价值,而是要跟具体的行业结合,因此,重要的是如何真正让技术找到应用场景。张江人工智能岛能够执上海乃至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之牛耳,关键在于抢先一步将人工智能与应用场景结合在一起。

然而,有了应用场景,就一定意味着人工智能产品能够获得大规模应用吗?“大多是一个测试,做完后测水平怎么样,但不能应用。我们现在要研究刚需,人工智能要找到刚需的诉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曙光董事长李国杰早在两年前就发出了明确的警告。

在李国杰看来,虽然目前人工智能很热,但多是在锦上添花,做的还是“维生素”的事,没有做“抗生素”。现在很多问题可以解决,有人工智能可以解决得好一点,没有它也无所谓,这就是“维生素”。

什么是刚需?一是解决了没有办法满足的需求,二是让工作效率有了实实在在的提升。这就好比,飞机让人们实现了飞行的梦想,高铁则让出行时间得到了成倍的缩短。与之相反,伪需求就是纯粹为了技术而技术,既没有创造出新的价值,也没有提升新的效率。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杨帆说,过去几年看到了很多人工智能的伪需求和伪应用。他举例说,有一个做白色家电的生产商,希望把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空调,当识别出20多岁年轻人的时候自动调成16摄氏度,当识别出老年人的时候调到26摄氏度。“看上去,这个空调能够温度自适应,还是人性化。但这是一个典型的伪需求。”杨帆说,“因为一个遥控器就能简单解决温度问题。我们在想要做一个商业的时候,要清楚是不是能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和需求。”

能够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准确抓住刚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人工智能企业来说,从伪需求出发也并不是一件不可接受的事情。例如,张江的人工智能企业就可以将张江人工智能岛作为一个试验基地,不仅看一看自己的人工智能技术能不能达到应用级别,也可以测试下其落地应用场景是不是真正的市场需求。在试验中,一步步增强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一步步实现真正的刚需落地。

然而,在人工智能的热潮中,总还是避免不了一些将伪需求坚持到底,甚至是为了人工智能而“转型”的企业。它们只是为了眼前的短期利益,在享受了政策和产业红利之后又会迅速抽身而去。只有等到潮水退去,才能看到哪些人在裸泳。

对行业了解够深吗

从门卫、快递,到航空航天,似乎每一个产业、每一个岗位都能与人工智能挂上钩。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以安防监控为目的,能够取代门卫的人脸识别系统,在整个人工智能与产业结合上反而表现得更为出色。然而,在高端装备制造、智能驾驶、医疗健康等技术门槛较高的领域,人工智能鲜有大规模应用的案例。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此次以GPU、深度学习算法为技术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浪潮,在图像识别上有着先天的优势。同时,理解安防行业和门卫岗位需求,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即使站在外行的人工智能技术提供者角度来看,也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其行业的痛点和需求。然而,面对制造业这样技术门槛高的行业时,仅仅依靠人工智能技术提供者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需要在制造业行业内沉淀了多年的经验与数据,而这通常是一道难以解答的难题。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要以大数据为基础,而相对于消费环节,制造环节数据的可获得性、可通用性、可开发性明显更弱。消费者相关的数据,如对某类产品的喜好等,较容易搜集、整理和读取,而制造业机器设备生成的数据通常较为复杂,多达40%的数据是没有相关性的。

与发达国家跨国制造企业比较,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在信息化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有明显差距。实现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基础较为薄弱,且缺乏能够引领全球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趋势的制造业企业。有调查显示,超过90%的中国制造业企业领导者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是不准确的,在如何实现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方面没有具体的计划和措施。

与制造业一样的问题还会发生在其他技术门槛高的行业内,而人工智能如何破冰,不仅需要单方面的努力,更需要两个行业间建立起长期和深度的合作,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通过不断试错取得突破。

核心要素缺陷让应用难落地

除了产业壁垒之外,人工智能与行业结合的另一个薄弱环节在于我国对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掌握存在不足。芯片、算法和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三大核心要素,但在这三者上,我国的人工智能企业都有或多或少的缺失。

在芯片领域,以制造业为例,我国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和核心的技术仍然被发达国家控制,器件、生产装备也多为发达国家研发和生产。人工智能处理器市场几乎被国外公司垄断,其中,人脸识别人工智能处理器的产品市场以英伟达、英特尔、赛灵思公司的供应为主,而英伟达公司同时还是全球先进无人驾驶处理器的供应商。相比较,我国人工智能企业产品在制造业很多领域的市场占有率非常低。在进行人工智能芯片开发的中国企业中,绝大多数的研发面向安防和消费应用,几乎没有面向制造业。

在算法上,中国企业很少有自己的原创算法,这导致了很多“弱”人工智能的出现。在很多应用场景中,为了实现不同的功能,需要在基础算法的基础上进行开发,而这些“弱”人工智能通常只能适应一个任务、完成一种功能,如果要在一个复杂的场景中完成任务,就需要开发多个算法,这大大提高了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成本和难度。

在数据上,中国无疑有着基数庞大的优势。但数据孤岛问题却对人工智能应用落地造成了困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就指出了这个问题。以电子病历为例,现在不少医院的病历都电子化了,但是各个医院的电子病历相互之间是不通的,病人在这个医院看病之后,到了另外一个医院还要重新描述一遍生病过程,重新做一遍检查。

要突破核心要素的缺陷,需要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全方位合作。在张江人工智能岛的规划中,外围有国家级科研设施院校集群以及国家科研机构实验室集群;内设开放式实验室、体验中心和大面积的共享空间。由此,浦东将形成一个“核心技术层+数字技术层+智能应用层”的完整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

区块链独白:我要稳稳的未来

区块链技术本身回归数字经济的使命,人们开始关注区块链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如何与实体经济融合,如何赋能各行各业。

本月,2019中国(上海)区块链技术创新峰会在上海召开,以“熔合技术、赋能产业”为主题,峰会上发布了《2019上海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白皮书》,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共链”启动,上海区块链技术研究中心教育区块链分中心和能源区块链分中心、“中国-中东欧区块链卓越中心”和“一带一路区块链国际实验室”也正式揭牌,数十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区块链的未来。

区块链的误解和现状

2008年,区块链技术通过虚拟货币比特币的方式进入了我们的世界。“我们调研大家对区块链的了解,普通老百姓或者某些企业关注比特币多于关注区块链本身。当时的观点,比特币是区块链唯一的应用。”上海市科委高新处区块链负责人王卓曜坦言,由于缺乏对区块链本身理智深刻的认识,疯狂的投资和投机,导致比特币的泡沫破灭,纷至沓来的是对区块链的质疑。

喧嚣过后,理性的声音开始出现。“经过ICO的监管,大家更清楚地认识到区块链是分布式账本的体系,所具备的能力是解决中心化,或者解决成本高的问题。”王卓曜说。

但无论追捧还是质疑,关于区块链改变未来的鼓吹却从未断过。这会是一个颠覆性的技术吗?“区块链本质上是分布式的数据库处理技术,甚至只是信息技术中的一小部分,它本身并不是颠覆性的,而是当这项技术应用到金融、物流、食品监管等各个领域中,对各个领域产生了颠覆性作用。”IBM首席数字科技专家凌棕说。

“让数据计算的模型为社会服务。” 凌棕说,这是发展信息技术,也是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初衷。

从信息技术的维度来看,前沿技术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以数据库、操作系统、互联网为代表的前沿性的技术,这类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顶底层的技术;二是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通用前沿技术;三是以3D打印、全息显示、自动驾驶为代表的应用前沿技术。“我们的团队通过研究认为,区块链技术是通过数据的有序接入,增加信任过程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群体协作的通用前沿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银联董事柴洪峰说。

从Facebook的Libra项目来看,该项目是一次金融领域应用生态的创新实验,可以构建跨行业的应用生态。其目标是建立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形成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其特征包括:开源联盟链,促进支撑一百个验证节点;数据及账本使用账户余额模型;创新共识机制;高性能的编程语言;隐私保护等方面。应用场景主要是点对点转账,跨境汇款与支付。

柴洪峰表示,通过研究,发现在技术层面、工程可行性层面(即区块链技术到底能不能使用,应用规模多大等)、社会生态建设方面Libra的区块链技术创新都具有可行性。

研究学习Libra的开源联盟链,赋能金融,记者从峰会上获悉,中国银联正对法定数字货币等值兑换、跨地域的区块链网络建设、零售场景法定数字货币的支付受理等功能进行探索。此外,由于区块链具有多方共同维护、数据不可篡改等特点,业界普遍期待其在跨境金融业务中多方协作的信息透明度等问题上能够带来解决方案。“利用开源联盟链的技术,进行跨境汇款的查询应用,这个应用已经和中国银行联动上线了。实现了基于开源区块链底层分布式本地部署的联盟链,支撑跨境业务。”柴洪峰说。

同时,柴洪峰在会上表示,区块链技术和物联网、人工智能发展的联合,基于可信的数据和价值传递网络,实现网络的个体智能化发展,和网络的全体协同演进,未来将达到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治理的全新智联网联的结构,构建人机物物交互协同的系统。

区块链数据的不可篡改、集体维护、多中心决策等特征,可构建出公开、透明、可追溯、不可篡改的价值信任的传递链,从而为金融和信用的服务提供了创新的可能。

从白皮书里看未来

“2015年、2016年,很多人问我,能用一句话表述什么是区块链吗?”上海“市民云”管理中心副主任凌力说,现在,大家开始关注区块链能干什么。

近年来,全球各个国家都很重视区块链的发展,美国发布了很多相关报告,IBM公司、Facebook、沃尔玛、摩根大通等开展了很多区块链的应用。欧盟对区块链发展持非常积极的态度,部分亚洲国家在区块链发展上也很迅速。

“从我国来讲,非常重视区块链技术和实体经济的结合发展,国家层面在积极引导,地方层面也大力的支持,全国有38个地方建立了区块链行业协会和相关的产业园区。”上海科学院科技发展处副处长吴俊伟在大会上解读了《2019上海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白皮书》的主要内容。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区块链技术的创新一直围绕在存储机制、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相关技术方面。白皮书指出,围绕行业的应用需求,下一阶段区块链会在跨链交互、链上数据保密、安全多方计算、零智(音)证明等更新的技术方面开展探索和突破。同时,区块链将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发展,共同为产业转型和升级发挥更大的作用。

区块链技术在诸多行业当中开展应用后,单一应用场景下的区块链技术已经得到了验证,既解决了行业的痛点,也拓展了行业的应用。专家表示,随着行业应用快速的增长,跨领域的应用协同需求越来越凸显,各个领域的区块链应用势必将互相联通。

以赋能实体经济为例,把应用分成四个层面,最基础的是存证,其次是溯源,再往上是协同,最后到供应链金融。上海中信信息公司副总裁杨安荣进一步解释,企业先提供最基础的存证、备案等信息,包括关键的交易记录、上下游之间的协同,以便未来可以取证。在此基础上,如果做食品溯源,顾客要扫码后能知道产品从哪儿来,经过了怎样的过程。面对所储存的信息与商品不一致,就需要区块链跟物联网,甚至是智能包装等技术结合,从而做到线上存证信息和线下实物一一对应,实现溯源。

此外,白皮书里提出了三点对上海区块链发展的建议,包括加强区块链自主可控的关键技术研发,鼓励区块链扩展技术攻关,突破卡脖子的瓶颈,打造区块链开源生态高地;进一步开展基于区块链沙盒验证的实验,利用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各项技术融合开展创新,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依托国家、上海重大人才工程、人才计划,基于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等一批基地,加快区块链高端人才的培养。

当前我们已进入数字化时代,但对于构成社会经济、法律和政治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合同、交易及其记录,实现工具和管理体制并没有跟上世界数字化转型的步伐。这就好比F1赛车开上了竞技赛道,才发现比赛规则严重阻碍了塞车速度和性能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