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关力推浦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临港新片区继续优化作业流程
发布时间:2019-09-25 报送来源:浦东时报网站

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是今年以来浦东经济运行的两大关键词。“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和“智能造”这六大“硬核”产业成为浦东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器”。

产业要发展好,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离不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记者近日从上海海关了解到,针对浦东的主要产业发展,上海海关辖区各个关区均积极探索更适应产业发展、更便利企业的监管方式。

创新企业集聚带来新课题

上海丹瑞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肿瘤细胞免疫产品研发、生产和营销的创新型生物医药公司,一年前落户在张江科学城。

上个月,企业上门找到科创中心海关诉说需求,有一批从美国进口的融合蛋白,是其研发抗癌药的测试用品,进口有较为严格的温度和时间要求:必须保持零下65℃至零下85℃存储温度,42小时内完成门到门运输。

由于运输时间要求严格,且冷链运输中填充的干冰属于危险物品,企业对通关时效性和通关过程中的储存条件存在担忧。如果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通关,将对企业后续业务产生巨大影响。

针对丹瑞生物的诉求,科创中心海关立即行动,给企业普及了目前针对生物医药企业推出的空运普货直通政策。

2019年8月21日上午9时09分,科创中心海关接到丹瑞生物的申报数据后,开启了审单、机场提货加封、直通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查验、放行等流程,至12时32分已经完成所有海关工作,计时不过3.5小时。

短短3.5小时内,这一批对物流运输要求极为苛刻的生物制品被安全高效地摆在实验室的台面上,刷新了上海科创机构研发用生物材料进口通关时间的新速度。

丹瑞生物总监李立表示,通关速度对于生物医药研发机构而言,就是“生命线”。在海关的帮助下,这批测试用的融合蛋白从国外实验室出发到抵达公司实验室,只用了27小时,比预计时间缩短了近四成,“这样的条件太好了。”

集成电路企业也存在类似的需求。集成电路近年来一直都是上海关区最大类的进口产品,其中浦东又是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最集中的区域,2018年产值占到上海的73%。

原先,海关在进行集成电路板查验时都必须安排特定时间到企业现场进行,既增加了双方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也影响通关效率。尤其是这些电子元器件、晶片等高价值货物易受粉尘、温度、氧化、静电和湿度等自然因素影响,对查验环境的要求非常高,部分感光电子元件甚至无法使用X光机进行查验。

如果能在进行通关查验时,减少会有被污染而导致产品报废的情况,企业则会减少很多损失。

在获悉企业的具体诉求后,上海海关进行了刀刃向内的改革。

今年4月,一个全新的无尘洁净室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监管区启用,系全国空运口岸首个投入使用的无尘洁净室。

整个无尘洁净室占地30平方米,外表与一个40尺的标准集装箱相当,内部却别有洞天:室内温度在22.5℃上下;湿度保持在47.5%左右,是一个标准的万级洁净室,能够充分满足高精电子元器件对环境的要求。

机场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无尘洁净室的使用突破了传统查验方法的局限,我们能够在不污染货物的前提下,高效完成查验工作,提升对高精尖货物的监管水平。”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无尘洁净室投入短短两个月,就累计为企业节省了约82万元产品报废等费用。

在新片区继续优化作业流程

除了上述提到的关区,浦东海关也立足产业发展,为新兴战略产业定制了个性化措施:生物医药方面,对研发生产用进口生物材料实行“24小时预约”和“5+2”检验监管模式;集成电路方面,加大全产业链保税监管模式创新力度;国家重点项目方面,对项目所涉进口大型成套设备、关键原材料抽样送检等环节实行即到即检、边用边检等便利监管模式。

“上海是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的样本城市,浦东更是样本城市中的先行者、排头兵,因此浦东海关在持续压缩口岸通关时间上狠下功夫。”浦东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积极推动进口“提前申报”、推进通关全流程无纸化等措施后,进一步缩短了通关时间。今年1-8月,浦东海关进口整体通关时间58.14小时,比去年同期压缩35.4%,其中海关通关时间仅10.96小时。

随着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揭牌,新片区成为整个浦东发展的热土。不久前,亚马逊洋山自贸区分拨中心项目刚刚落户,洋山海关引导企业用好用足海关便利措施,并针对分拨中心的特点探索了“保税仓储+一般贸易+快速申报”保税物流监管模式,进一步优化调节作业流程。

8月1日起至今,洋山海关助力亚马逊分拨中心共完成123票货物出口入区,商品品名为服装、家具、玩具等,并根据订单情况分批发往全球各地。

洋山海关相关负责人称,以临港新片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探索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措施,发挥洋山保税港区全球供应链亚洲枢纽的独特区位优势,吸引企业亚太分拨中心落户洋山保税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