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 | G60科创走廊交互投资今年以来又增7.8%
发布时间:2019-05-14 报送来源:上海科技 文汇报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投资活跃度正在快速提升。据统计,2016年至2018年,上海松江,浙江嘉兴、湖州、杭州、金华,江苏苏州,安徽宣城、芜湖、合肥九座城市之间交互投资总额达6676亿元,今年以来交互投资总额又同比增长7.8%。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11月亲自宣布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工作迈入了快车道,跑出了加速度。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全国首个跨省实体化运作的一体化发展集群,发布了总体发展规划3.0版,建立了九城市交互投资统计分析和数据共享制度,主动引导重点产业根据要素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进行梯度布局——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正在释放新动能。

集群式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交互投资迅猛增长

库卡机器人上海公司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及相关产业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区域集聚度很高,而汽车产业正是工业机器人整机产品最大的需求方。从产业角度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本就具有天然的逻辑;如今,长三角追求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意味着将对产业链各环节分布以及要素资源配置进行更加清晰的梳理。

在G60科创走廊框架下,长三角新材料技术创新联盟(金华)、机器人产业联盟(芜湖)、智能驾驶产业联盟(苏州)相继成立。通过行业内要素需求相互匹配,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机构的开放合作,减少产业结构的同质化现象。开放与合作,带来的是良性增长——以松江区为例,2016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50亿元,2018年突破130亿元,总量和增速在上海16个区中连续占据“前排”。

在长三角内部加速开放的同时,区域整体的对外开放程度也进一步提高。去年11月,G60科创走廊九城市组团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共同发布协同扩大开放、促进开放型经济一体化发展的30条措施,依托“中欧班列”等服务“一带一路”,初步建立九城市一体化发展开放型经济体系。首届进博会期间,由705家优质企业组成的九城市采购商联盟达成意向采购金额超379亿元。

今年2月15日,精准对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九城市与上海证券交易所达成长期、稳定战略合作,共建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G60科创走廊基地并实体化运作,证监会批准设立“上证G60科创走廊综合指数”和“上证G60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

数据和服务“连起来”,首推“跨省一网通办”

世界银行去年10月发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的排名已从第78位跃升至第46位。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上海权重为55%。作为G60科创走廊主要成员的松江区,在施工许可、供排水接入领域的两个样本项目代表上海接受了世界银行的现场评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打通市场主体办事尤其是跨区域办事的“最后一公里”,是G60科创走廊推动区域内部开放的重要做法。G60科创走廊创设性地提出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模式,在九城市范围内率先实现涉及证照办理等首批30个事项“一网通办”,累计为企业、群众提供信息推送服务超过8.2万次,提供异地咨询服务超过2000次,提供异地证照服务超过400次。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将G60科创走廊九城市确定为长三角政务服务一体化试点区域。九城市迅速响应、积极落实:一是在九城市市、县(区)完成线下专窗全覆盖;二是重构优化跨区域协同办事流程,统一事项标准,推动流程高效合规;三是率先实现身份认证体系互通、电子证照共享互认等国家平台支撑功能落地,让数据“连起来”,促进服务精准快捷。

除了为市场主体办事打造绿色通道,G60科创走廊还促成多种要素的开放互通:打造长三角G60科创云,提升资源端和需求端的全天候有效对接;实施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工程,认定首批18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和12家专业服务机构;成功试点1796台(套)大型科学仪器的开放共享和创新券互认互通,科创要素的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

培养评价体系互认互通,人才资源与研发力量形成集聚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三年多来,已成为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和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作为向东承接上海建设“五个中心”、打响“四大品牌”的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向西辐射苏浙皖腹地的枢纽和要冲,松江区全力发挥带动辐射作用,形成人才资源和研发力量集聚,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G60科创走廊已经推出互认互通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等18条举措,建立了首批12个人才培养基地和人才服务平台,科创人才流动日趋活跃。2018年,松江区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70家;同年新建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0家,增量位列全市第一;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区生产总值比例持续增长。

据了解,松江区还将全面加快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十三五”时期预计将引进2万名各类人才。目前松江区已经推出海外人才“落地签”、成立郊区首家海外人才局(外国专家局),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为青年人才筹措1万套以租赁住房为主体的高品质人才公寓,并提供优惠的价格和完善的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