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洒仁心仁术 收获点赞无数——记宝山区仁和医院呼吸科主任程克文
发布时间:2019-04-28 报送来源: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

一家名不见传的区级小医院,一家开办至今仅仅19年的新医院,其呼吸科的规模和业界地位已成为全市同级医院的翘楚,这背后有带头人的默默耕耘——科主任、主任医师程克文。上海市劳模、上海市区域名医提名奖、宝山区第三届“德技双馨”名医、宝山区爱岗敬业好人等等,他取得过的荣誉不计其数,这不仅是对他医术的褒奖更多的是对他综合能力和为人处世的客观评价。作为医生,他几乎全年无休,全身心扑在病人身上;作为科主任,他不断进取,带领团队为社区的疾病防治康复事业无私奉献;作为宝山区援摩医疗队队长,他做到了不辱使命,为国争光,创造出多个援摩历史上的第一,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带领队伍在援外工作中做出了成就。

患者赞 “想在我前面,做到我心里”

“德无碑,民有口碑”,程克文把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落实在具体行动上。为了患者能在第一时间找到他,不管在门诊还是病房,他都主动将自己的手机号细心的写在就诊病人的病历上,并嘱咐他们,需要时请及时拨打他的电话。一天深夜,他的手机再次响起,电话那头的声音断断续续,患者一边在咯血,一边在打电话。程主任接到电话,立即赶到病人身边。一般大咯血多为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疾病,此时,他非常清楚自己存在被传染的风险。但他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一边安抚病人,一边指导抢救,直到病情稳定。病人感叹道:“程主任是好人,不仅医术高,还平易近人,这是他第二次救了我的命。他的电话号码是在一年前留给我的,那是我的救命电话。其实这次打电话前我也犹豫,一是我和程主任毕竟只是普通病人和医生的关系,况且我有一年多没见过程主任了,不知他是否还记得我;二是已是深夜,不熟悉的电话他是否会接,能否肯来。事实证明这电话我打对了———我又得救了。”

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夜间,他接到这样的电话无法统计,救治这样的危重患者不计其数,他始终无怨无悔。程克文经常对科室医生说:“病人给你打电话,那是对你的信任,不能让他们失望”。他心里总记挂着那些长期需要帮助的病人,在家能否用好无创呼吸机?有没有按时吃药?时常主动打电话,询问情况,利用休息时间上门去指导、关心患者。其中有位83岁的老患者,经程主任在医院的精心治疗和出院后的跟踪指导,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痊愈后他送来锦旗,上面写道:“想在我前面,做到我心里”,这最简单朴实的话语是患者对程克文同志的最高点赞。

同行赞 始终走在社区肺康复的前列

作为一名有抱负的医生,程克文把掌握医学领域最前沿的技术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在他的带领下,呼吸科每年门诊量约31048人,诊断符合率高达98.85%,收治住院病人约1368人,病床使用率95.93%,治疗有效率达91.15%。

程克文很早就关注到社区进行肺康复的重要性,2002年在全市最早开展和社区的联动,推广正规化的肺康复家庭氧疗,2008年又在同济医院的指导下,率先在社区推广慢性咳嗽的规范化治疗。当年在相关课题评审时,业界老法师由衷赞叹:你们的肺康复工作已经走在全国同级医院的前列。

随着病人的增加,疾病种类的扩展,医学发展的加快,程克文尽管已年过半百,他仍然坚持学习,刻苦钻研,力争掌握更新、更好、更高的医学技术,他依托华山医院的技术力量,开展新疗法、新技术,对一些特殊病例进行跟踪观察,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医疗水平,使科室整体水平在区内保持领先水平。他在医院首创了无缝隙管理模式,为提高医疗安全奠定了基础。他始终坚持科研推动临床理念,先后完成了与中山医院、第一人民医院、同济医院科研协作项目3项。2012年6月区科委课题《宝山区社区获得性肺炎流行病学调查》(第一责任人)获宝山区医学科技(公共卫生类)一等奖。同年,他的《社区家庭无创通气管理》课题,获宝山区科委立项。

小医院可以有大科室,通过程克文团队的不懈努力,仁和医院呼吸科不仅在全区,在全市呼吸学组也获得很高的美誉度。2012年上海市呼吸康复年会放在宝山区仁和医院举办,就是一种没有奖杯的荣誉。

摩民赞 中国医生医术高明大爱无疆

“医者仁心”,程克文一向热心公益事业,他是志愿者、义工,热心参与大型科普推广、义诊、助老、关爱山区孩子,积极向社会奉献着他的仁爱之心。

2014年9月,程克文毅然报名参加上海援摩医疗队,组织批准并任命他担任宝山区援摩医疗队队长,在摩洛哥,他带领10人医疗团队,克服了语言交流障碍、医疗设备简陋、服务理念差异等种种困难,共接诊6800人次,收治病人近3000人,手术1400余台,充分发挥中国医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术,救治了无数的病人,深得当地摩民的信任和依赖。沙温省默罕默德五世医院医生总人数为51人,其中中国医生12人,占五分之一,但完成的医疗工作量占医院三分之一。在援外工作中,他带领队员还创造出多个援摩历史上的第一,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带领队伍在援外工作中做出了成就。2016年6月6日,沙温省卫生厅给医疗队颁发了奖励证书,感谢中国援摩沙温医疗队对沙温医院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医疗队已深受当地医护人员和病人的爱戴,当地百姓甚至称沙温默罕默德五世医院是“中国医院”,程克文做到了不辱使命,为国争光。

在近两年的援摩时间里,医疗分队医疗上有7项发明获区医务工会“五小”发明奖。两年间全队共书写论文32篇,已发表20篇,待发表12篇。全队成员荣获的各类荣誉有30多项。

对于自己,程克文以身作则,克服困难,努力工作,随着时间推移,慕名而来的病人越来越多,第二年他收治病人与第一年相比增加40.6%;急诊人次与第一年相比增加306%;小手术与第一年相比增加46%。日常工作中将医疗安全放在首位,无医疗差错。

除了专注于医疗,程克文在管理上也是独树一帜,在国外首创双轨制和无缝隙管理模式,并用大爱把队员们凝聚起来。远在国外,最难以克服的还是对亲人的思念。为解队员们的寂寞和思乡之情,他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学习、学术交流、文体娱乐、假日生活等活动,丰富队员的精神生活。他创办了《沙温生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讲述着中国故事,以积极向上、团结和睦的团队精神展示中国医师的形象,受到中国援摩医疗总队的高度认可。

在抓好内部管理的同时,他不断加强与摩方的联系与交流,使整个医疗队与当地卫生厅、医院及几乎所有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

2017年初中国驻摩洛哥大使孙树忠等来沙温医疗队视察,孙大使和摩方卫生厅厅长及院长对程克文领导的医疗队一致给予了高度评价,程克文带出了一支合格的援外队伍。

社会赞 构建年轻骨干的孵化地

回国以后的程克文在继续医疗工作的同时,把弘扬劳模精神,培养年轻骨干作为事业的新重心之一。2017年8月挑选了20多名组员,开设区劳模创新工作室,并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成员有章可循,管理有规可依,提升了工作室管理水平。通过面对面交流、指导、研讨、查房等多种形式,言传身教,使年轻医生在思想品德、医疗和科研方面取得较大进步,尤其基层优秀青年医生的临床和科研水平得到明显加强。

劳模工作室自运行以来,发挥了劳模业务专长和技术优势开展创新活动,呼吸内科2018年成为宝山区医学特色专科———慢性气道疾病诊治特色专科;省级课题立项1项;区科委课题立项2项;市劳模工作室支撑课题1项,申报专利一项。一年多的时间就培养了两名德才兼备的青年医师,陈培森医师,2017年荣获了“上海仁心医师”提名奖:苏建花医师,2017年成为宝山卫生青年人才培养对象,并荣获第三届“宝山区十佳医生”提名奖。

工作室还积极与社区和行业内外联系,开展业务交流,取长补短,取得双赢。

据了解,该劳模创新工作室近期已获评第八批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对此,程克文心中已有了全新的思考和规划。

记者手记 钦佩源于这样的坚持

程克文今年已经58岁了,两鬓白发已难掩岁月的沧桑,但常常挂着笑容的脸庞却透射出满满的谦和无比的从容。面对“成为上海市劳模的秘诀是什么?”这样的提问,他的回答很朴实:“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每天比别人多思考一点、多学习一点、多干一点,多进步提高一点点。”看似平常不过的一句话,其中蕴藏着令人叹服的积淀: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几十年如一日,是一种怎样的坚持。

同一年从安徽引进到上海工作的医院同事徐洪顺按捺不住自己对程克文的敬佩之情,提起程主任有说不完的话。通过这两年共同援摩的朝夕相处、耳濡目染,他说对程克文已经完成了从敬重走向钦佩的成功跨越。团队成员都打心眼里感激他,钦佩他,由衷感受到他的诸多荣誉来之不易,完全是靠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