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 | 开发开放29周年,未来将围绕这些产业砥砺前行
发布时间:2019-04-23 报送来源:科Way

29年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开发浦东 、振兴上海 、服务全国 、面向世界”的方针。同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陆家嘴、外高桥、金桥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两年后,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形成了以四大开发区为引领的浦东开发开放格局,从此,第一个金融贸易区、第一个保税区、中国首个自贸区、第一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块块跨时代的里程碑在浦东竖起。

29年后,迎来了浦东开发开放的29周年。早些时候,上海市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在第六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提到,浦东新区将聚焦其最有条件、最有优势的七大领域,深入推进科创中心建设,打造一批引领发展潮流、代表未来方向的新兴产业集群。

如果说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队,那么,浦东就是先锋队的首员骁将,七大产业则将成为骁将手中最有分量的利器。

“最强光”

光源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利器。第一次火种的发现,第一次对太阳能量的收集,第一个电灯泡的发明,每个阶段“最强光”的运用,都推动着人们认识世界,改变世界。

“最强光”将集中于全力推进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建设,建成后,它将与已有的上海同步辐射光源、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等一起,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群。

众所周知,X射线是一种非可见光源,X射线光源的发现,打开了人类通向微观世界的大门。根据不同波长,可分为硬X射线和软X射线,其中硬X射线主要用于较深组织治疗,软X射线主要用于透视和摄影,在医院拍摄X光片就是日常生活中对X射线最常见的运用。

随着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进一步探测,X射线的亮度和相干性不能满足需要,尤其是在材料、环境、生物等众多学科领域,对光源有了更高、更特殊的要求。

20 世纪60 年代,人类发明了激光,原子受激辐射的光,故名“激光”,其波长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之间,半个多世纪以来,在科学前沿研究上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实验观测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但常规激光很难向短波长的真空紫外和X射线的波段推进。

21 世纪初,基于电子直线加速器的X 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在美国SLAC实验室研制成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X光光源,也可以说是“最强光”。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就是各个科技强国争相发展的大型加速器。目前,规模最大、性能最好的是欧洲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和美国直线加速器相干光源Ⅱ,前者去年建成,后者在建设中。2018年4月,“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 在浦东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正式启动了建设,其规模与前两者相当,性能各有千秋,建成后将在世界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是我国迄今为止投资最大、建设周期最长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这一“大国重器”总投资近100亿元,计划于2025年竣工并投入使用。该装置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高效和最先进的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之一,为物理、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等多学科提供高分辨成像、超快过程探索、先进结构解析等尖端研究手段。

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

“中国芯”

去年4月16日,美国官方发起了对中兴长达7年的封杀,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兴出售一切电子技术或通讯元件。资料显示,中国核心集成电路国产芯片占有率多项为0,贸易逆差高达1657亿美元。关键元器件几乎没有国产、依赖大规模进口,作为全球第四大网络设备制造商,一旦美国下禁令,中兴通讯就会面临灭顶之灾。从中兴事件折射出来的,是整个国家面临的挑战。

集成电路或称微电路、微芯片,在电子学中是一种把电路小型化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把一定数量的常用电子元件,通过半导体工艺集成在一起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电路。

集成电路是国之重器,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它不仅在工、民用电子设备如收录机、电视机、计算机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军事、通讯、遥控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

集成电路技术包括芯片制造技术与设计技术。其中,集成电路设计处于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最前端,是引领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创新的关键环节。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但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主流产品仍然集中在中低端。作为创新发展的排头兵,上海高度重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并将其作为承接国家战略任务和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产业。

去年11月,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于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揭牌,旨在推动国内外龙头设计企业、高端人才队伍、重点科研机构向园区集聚,带动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链协同发展。

回顾2018年,浦东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1066亿元、占全市73%,成为上海乃至全国集成电路产业链布局、产业规模、技术水平、综合实力最具优势的地区之一。

有关部门表示,接下来,重点是要加快建设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力争到2025年集聚千家企业、吸引十万人才、新增百万空间、形成千亿规模,争取在芯片设计环节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研制更多具有自主品牌的高端芯片。

“蓝天梦”

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的波音737 MAX 8失事事件占领各大媒体头条,人们对波音客机的不同声音也空前高涨。

波音公司是全球航空航天业的领袖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商之一。

埃航空难后的第二天,中国民航局迅速做出反应:从3月11日18时起暂停波音出事机型的商业运行,保证问题得到解决才放行。停用波音客机决定的背后,是我国自己对“蓝天梦”追寻的决心。“启动大飞机总装产业基地配套园区建设,努力向发动机、航电、机电等产业链高端迈进”,是上海浦东,也是中国迈向“蓝天梦”重要一步。

那么,什么是大飞机,自己研发制造大飞机有什么意义?

首先,大飞机机项目是一个国家工业、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其研发会带动发动机、航电、机电等产业链迈向更高端水平,对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现代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次,大型客机不仅是现代高新科技的高度集成,其产业链长、辐射面宽、连带效应强,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5年,波音公司公布了其最新市场展望,预测中国国内航空旅行市场的规模将跃居全球首位,且中国的商用飞机数量到2034年将增至目前的近三倍。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民用飞机消费国,然而,我国自己的大型客机领域长期处于空白,波音和空客两大国际大飞机制造巨头,占领了我国99.8%的市场。

直到十一年前2008年,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于上海成立,成为我国实施国家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中大型客机项目的主体,也是统筹干线飞机和支线飞机发展、实现我国民用飞机产业化的主要载体。2017年5月,我们自主研制的第一架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成功首飞。截至2019年2月,C919拥有国内外28家用户,订单总数为815架。

接下来,重点是依托中国商飞,加快建设大飞机产业园,推动航空航天产业不断向发动机、航电、机电等领域拓展。其中,将在今年启动首期总装产业基地配套园区规划建设,预计2023年完成,实现产值超200亿。

中国商飞C919

“创新药”

生物医药全球前10强企业中有6家在张江设立研发中心,全国10个临床新药有1个在张江,产业规模约占全市44%。围绕创新药产业,目前浦东已集聚起一批高水平的生物医药研发机构,形成了较为突出的研发优势。

此外,张江正处于创新成果集中涌现期,一大批填补行业空白的创新药物不断面世。如,国家1.1类抗癌新药呋喹替尼实现上市,全球首个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新药GV-971进入临床三期,这些成果都将推动形成千亿级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

回顾2018年,浦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672亿元、占全市的46%。

制度方面,浦东推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率先启动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运行。这将大力推进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的建设,创新药走入寻常百姓家指日可待。

“未来车”“智能造”和“数据港”

汽车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之间,有说不清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近年,新能源、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未来车”进入我们的视野。而这些“未来车”正是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打造的。国内汽车行业起步较晚,然而,新能源、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未来车”却与欧美汽车大国处于同一阶段,瞄准新能源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加快建设金桥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将推动我国未来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此外,特斯拉超级工厂也将在年内建成投产。

当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不只在于“未来车”,他们还有自己更广阔的天地。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劳动力成本降低70%,作业效率提升30%,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装卸可节省10个小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智能化、自动化改造,提高了生产和产业作业效率,且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去年,浦东高端装备产业实现产值903亿元,成为上海智能制造产业重点集聚区。张江人工智能岛和临港国际智能制造中心的建设正在推进。大数据方面,将在金融信息、健康医疗等领域实施应用。

29年来,浦东从一片芦苇摇曳、农田遍布的荒凉之地,成为一座外向型、多功能,集聚着众多科研“国之利器”的现代化科技金融之城。继往开来,七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就是对浦东开发开放29周年最好的礼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