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一批首创性项目在上海设立,三个“没想到”见证上海的开放
发布时间:2019-04-23 报送来源: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

 

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开放的上海已然是全球投资的首选地之一。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全国首家外商独资医院、外商独资金融类投资性公司、外资再保险经纪公司、外商独资非学制类职业培训机构、外资进出口商品认证公司、外资专业健康医疗保险机构等一批首创性项目均在上海设立。 

上海现有外资企业5万多家,其中跨国公司总部677家,外资研发中心444家,是我国内地外资总部型机构最多的城市。外资企业以约占全市2%的企业数量,贡献了全市20%的就业、27%的GDP、33%的税收、60%的工业总产值和65%的进出口。 

近年来,跨国外资企业纷纷选择来沪投资,离不开“亲商、安商、留商、富商”的营商环境。开放、高效、规范成了来华企业管理者口中的关键词。在上周举行的“上海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活动中,几家外资机构掌门人频频提到的“没想到”让记者印象深刻。也许,令他们“没想到”的精彩故事还将陆续上演。 

“没想到上海的发展速度这么快”

今年3月29日,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有限公司依法核准设立。这家券商是全国第一家递交申请、也是全国首批设立的外资控股券商,控股股东——来自日本的野村控股持股比例为51%。 

“1993年我第一次来上海,那时的上海和现在完全不是一个城市。拥挤的弄堂口有很多小摊贩,我也挤进去买馒头吃。”在野村控股亚洲(除日本外)执行主席、中国委员会主席饭山俊康看来,野村在华的发展史,正是上海乃至中国金融开放突飞猛进的20年。“当时野村在上海投资了花园饭店,算是当时最高级的酒店,现在无数高级酒店拔地而起,没想到上海的发展速度这么快。”如今,上海正在向全球金融中心冲刺,这里的金融市场不断加速开放、越来越国际化。 

饭山俊康对中国及上海的金融开放政策印象深刻。“有三个方面对我们鼓舞很大:允许外资控股、可以自由选择中方股东、中外券商能够平等竞争。中国逐步放开外资控股券商牌照,我们抓住了这个历史性机遇。野村对上海发展抱有极大信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选择将新的合资证券公司注册在上海黄浦区。上海的市场巨大,它始终站在拥抱创新的最前沿,并能高效地将创新举措落到实处。”他表示,筹备中碰到的法律法规问题,证监会与上海市政府都给了公司很多帮助与支持。目前,野村正在全速加快券商各方面准备工作,聘请了很多本土金融人才。“人才也是上海作为金融中心的巨大优势。我们希望在年内将合资控股公司落地,为中国培养更多优秀的金融人才。” 

最近几年,金融法院获批成立、原油期货成功上市、中国人寿上海总部等总部型功能性机构落户……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开始转向提升质量效益和金融中心的国际影响力。股票、期货、外汇、黄金等金融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交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上海金”“上海油”等上海价格影响全球,上海成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完备的城市之一。 

去年,上海制定实施了改革开放新举措——“上海扩大开放100条”,并且狠抓落实,目前已有93条落地实施,还有7条正在推进。在这100条中,近1/3属于金融领域的新举措,去年上海新增持牌金融机构68家,一半以上是外资金融机构。利好政策的频频出台,给像野村一样的外资券商业务落地以及未来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没想到2万美元的咨询费白花了”

外高桥富特西一路上有一栋普通的灰色小楼,50米开外主干道上的招牌写着“上海永远幸妇科医院”。这是日本永远幸集团在全球开设的第17家连锁医疗机构,也是中国第一家外资独资医院。 

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其后发布的自贸区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均提到——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疗机构;2014年7月,国务院批准了上海自贸区进一步扩大开放的31条措施,取消了外商投资医疗机构的最低投资总额和经营年限的限制。趁着扩大开放的东风,永远幸迈向中国市场。 

“很多人说,在中国最怕办各种手续,一张许可证有十几个章,但我们的落户得到了浦东新区、自贸区管委会、外高桥集团等多方面的支持。永远幸从2014年底开始申请,2015年1月就拿到了医疗机构的设置许可,随后顺利在当年办好了医院执业许可证。”永远幸总裁范煜深有感触地说,整个落户过程和国际接轨,不禁止就能申报,自贸区的规则非常透明。“刚开始申办前,我们担心搞不定,花2万美元请了家咨询公司指导,负责‘公关’。但实际落户过程中,申办非常顺利,没想到2万美元咨询费白花了。”范煜笑言。最初,永远幸想自建院址,报批环评、消防等环节,走流程要一两年,结果自贸区高效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还主动帮忙挑地段、选院址,最终医院的建造成本节省了1.5亿元。 

“日本不允许医疗机构公开做广告,医院所处的位置也远离市中心,我们只能靠客户口碑来获得客源,很多患者反映医院不好找。自贸区对市容管理有严格规定,企业本来不好立独特的招牌。为这个问题,自贸区13个部门专门协调解决,在主干道上设置了引导牌。现在,我们医院很显眼,也有了地理定位,患者很容易找到。” 

三年间,永远幸这家高端外资医院在上海自贸区内以探索者的姿态,凭借政策先行先试的政策利好稳步向前。不仅为中国市场社会化医疗资源引入提供政策样板,也让中国内地患者切切实实享受到多元医疗资源所带来的福利。 

记者了解到,上海永远幸目前还在扩建:新增一个科研中心、腔镜中心及病房区域,未来还会考虑和更多的同行医疗机构开展技术交流。扩建后面积将比现在增加40%。范煜透露,将积极参加今年的进博会,展示日本先进的医疗技术,与国内医疗机构广泛交流,期待与合作伙伴一起到中国来展示,更期待与中国的展商合作交流。 

“没想到一周不到就拿到申办批文了”

听说有媒体来,瑞士人费利克斯·霍拉赫临时改变行程,直飞上海,赶到位于浦东新金桥路1599号的瑞伯职业技能培训有限公司,他是这家公司的投资方——瑞士金融理财规划商学院的院长。对瑞伯培训在上海的申办过程,费利克斯有很多话讲。 

“我们看重中国机遇,想建立瑞士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培养一批金融理财规划师。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空间巨大,希望瑞士基因及领先理念能结合中国本土资源,为中国金融领域从业人员的教育贡献一份力量。”费利克斯说。此前,由于管制等原因,外资难以进入中国金融培训领域。上海自贸区率先改革突破,外商能以独资方式设立非学制类职业技能培训,费利克斯的申办计划得以在自贸区落地生根。 

“从递交材料到拿到批文,竟然一周不到就下来了,反而是我们没想到能够这么快,准备不足,从拿到批文到开业筹备了很长时间。”瑞伯职业技能培训有限公司总经理钟科介绍,2018年1月,公司进行外资备案、工商注册登记和人力资源保障局备案,获得筹建许可;当年9月,公司完成筹建获得营业许可。与职业培训主管部门、工商部门、消防管理部门的沟通一环紧扣一环,办公住所的选择、合作伙伴的拜访一桩接着一桩,如今瑞伯培训成功扎根金桥,开始培训招生,整个过程不到一年。 

“上海制定了全国首张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并推动自贸试验区特别管理措施由2013年版的190条缩减到2018年版的45条。目前全市99%以上的外资新设、变更事项通过备案方式办理,办理时间缩减至3个工作日,所需材料全部在线提交,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大幅提升。”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杨朝表示,截至2018年底,上海累计引进外资项目9.7万个,合同外资4711.62亿美元,实到外资2404.4亿美元。 

从全国第一家保税区到第一家自由贸易试验区,从第一块土地批租到第一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等方面,上海取得了一大批先行先试重要成果,为我国全面扩大开放探索了新途径,积累了新经验。在新一轮改革开放实践中,上海探路先行,加快建立开放性经济新体制,力争成为全国新一轮全面开放的新高地、配置全球资源的亚太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