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有个不一样的“大脑”
发布时间:2019-04-01 报送来源:科Way

5分钟出勤,每天飞行100公里以上,不仅能在潮汐将至时发出警报督促游客离开,而且能识别人员、物品滞留,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报警……在上海浦东临港地区,这些工作不是人工完成的,而是由“城市大脑”操控无人机实施。

3月30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主办的第一届中国(上海)城市大脑技术国际研讨会上,数十位学术界和产业界专家深入探讨了如何构筑数字城市产业发展平台,肯定了“城市大脑”作为数字城的基础设施以及可被大规模复制推广的产业化模式。

智慧城市需要优化升级

早在2007年,维也纳技术大学的一位教授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当时,为了评估欧洲50万人以下城市的智慧程度,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智慧城市定义和指标体系。两年后,我国开始了智慧城市的布局。“现在全国宣布要做‘城市大脑’的大概有500多座城市,几乎涵盖了所有副省级以上和地级市。”大会主席、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封松林教授介绍,“在一些主要城市,基础网络、传感器等已经布局到位。如今,物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对城市物联网基础设施和一些城市综合治理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数据资源是城市最重要的资源,有效运用数据实现城市的科学治理和智慧决策,被称之为“城市大脑”。城市大脑利用丰富的城市数据资源,对城市进行全局的即时分析,有效调配公共资源,不断完善社会治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在治理城市“交通病”中,城市大脑就表现出色,通过将人、车、道路等数据都接入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形成城市交通实时大视图,即可完成城市交通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上海正依托上海高等研究院建设张江国家实验室,其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向,一个是集成电路,另一个是类脑人工智能,这两大技术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至关重要。”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长王曦透露,“集成电路可为智慧城市提供超强的算力、海量存储、智能感知。”

在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院士看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就应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在研究城市大脑基础原理上取得突破,将城市大脑系统的研究与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紧密结合,成为世界智慧城市研究领域第一创新创业的乐园。

城市大脑赋能精细化管理

什么是“城市大脑”?通俗地说,就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为城市交通治理、环境保护、城市精细化管理、区域经济管理等构建一个后台系统,打通不同平台,推动城市数字化管理。

“‘城市大脑’已经成为数字城市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上海浦东临港智慧城市发展中心主任陆肖元介绍说,通过与中科院、阿里云合作,临港主城区从去年10月起已经实现“城市大脑”调度无人机自动巡查管理城市,5分钟出勤、日飞行里程达到100公里以上。“城市大脑”还帮助40平方公里辖区内100多位公务员有条不紊地管理和服务近10万人口、8万多大中小企业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作业。

陆肖元认为,城市大脑得有六大技能:感能、视能、图能、数能、算能和管能。他还提出,要建设城市的能力平台。“能力平台需要的技能之一是视频结构化的能力。任何一路摄像头的视频传来,我们要能根据要求进行结构化的转化。”

据介绍,目前临港已通过人工智能对城市精细化管理予以赋能:通过在窨井盖布置传感器,构建社区“神经元”网络 ;把区域所有摄像头连接在一起,识别车辆号牌和人;通过无人机对工地垃圾和街区进行巡查。基于这些赋能,使得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主动发现率提高到了70%、智能派单率超过90%,案件发现时间从1天缩短到了1分钟,复杂案件信息员派单时间从30分钟缩短到了5分钟。

杭州“城市大脑”的借鉴价值

“城市里的探头和数据越来越多,但堵在路上的消防车和救护车还是很多。”阿里云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闵万里认为,建设智慧城市,不仅是治理智慧化,更是为了服务智慧化。

在他看来,数据不等于石油,因为石油不可再生,而数据是分秒之间都在更新,数据的价值在于流通。如果只有无数的传感监测,城市却没有行动力,这些数据就不能发挥作用。

“2018年,杭州从全国排名第5拥堵的城市,降到了第57名。没有增加新的硬件设施,只是通过算法,对1300多个路口进行调控,拥堵指数下降了3.5%,消防车、救护车等特种车辆平均行驶时间也缩短了30%。”闵万里介绍,他们还对300多个城市做了解析,发现老城区的改造都可以做得更优化。

目前,由阿里云牵头制定的《城市数据治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已通过信标委大数据工作组立项申请。“我们要激活城市思考力,让城市学会自我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