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王振义院士获“最美医生”称号
发布时间:2019-03-22 报送来源:上海科技 文汇报

王振义院士与学生一起探讨临床上遇到的疑难病例。(瑞金医院供图)

他不仅历经艰辛找到攻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法,而且为让患者都吃得起治疗该病的药,他没有申请专利。如今,这盒药只要290元,在中国还被纳入医保,而其他类似抗癌药的价格高达2万元以上。因为他的科学精神以及放弃专利的大爱善举,全球万千患者获得新生。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被誉为全球“癌症诱导分化第一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振义教授。

3月18日晚,95岁高龄的他,在央视“寻找最美医生”颁奖台上收获“最美医生”称号。   

他说:“我这一辈子看好了一种病。但是,我最遗憾的是只看了这一种病,还有很多病没有攻克。病人需要我们,祖国需要我们,我们每个人都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更好地为病人服务。爱国,首先就要爱自己的事业。”  

何谓“最美”?王振义的医学生涯就是对这个词的最好诠释!   

八年潜心研究,终于让肿瘤“改邪归正”   

2015年,王振义收到一封海外来信,附着一张陌生的外国小朋友的照片。这是一位美国母亲的来信,自述在十多年前得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濒临死亡,吃了全反式维甲酸,不仅康复了,还生了两个孩子。得知这特效疗法是一名中国医生发现的,她激动地写下这封信。  

因为这名中国医生,全球获救者人数以及由此节约的卫生经费投入,均难以计算。   

如今,瑞金医院血液学科团队还在沿着王振义的临床研究道路,不断优化治疗方案,提升患者治愈率。如此看来,当初“零的突破”,更属不易。  

1978年,王振义投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研究。这是一种最凶险、病情恶化最快、死亡率最高的白血病,90%的病人将在半年内死亡,最快的只要三天。“当时刚刚改革开放,海外科研进展零星传到国内,我们得知有人在尝试一些新疗法。”王振义回忆,海外的进展也不顺利,谁都没把握这条路能走通。   

1986年的一天,王振义团队看见了“曙光”。当时,上海市儿童医院血液科收治了一名5岁女孩,她身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生命危在旦夕。   

“只要能救她,怎样都行!”家属哀求。此时,王振义已在研究全反式维甲酸治疗,但还处于试验阶段,分析女孩的病情后,他认为可以尝试。   

女孩只吃了一周的全反式维甲酸,病情就出现了转机,之后情况越来越好,并最终被治愈。如今,女孩已结婚生子。   

这就是全球公认的诱导分化理论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的首个成功案例,之后出现第二例、第三例……   

整整八年探索,在尝试了无数种方法后,王振义终于发现全反式维甲酸可在体外将M3细胞诱导分化为正常细胞。该疗法在日本、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古巴等国相继获得证实。   

值得一提的是,在1986年出现“001号”病人这个转机时,王振义已经62岁。当他要尝试这种自制新药时,有不少人劝他:“您已功成名就,别折腾了,当心毁了清誉。”他却说:“我是为了病人!我们有试验依据!我,相信科学!”  

八年潜心研究,终于改写白血病的治疗现状,王振义成为“癌症诱导分化第一人”。他的成功实践与相关理念还开创了肿瘤治疗的新格局。  

此后,王振义与学生陈竺、陈赛娟等又创造性地提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的治疗方法,让这种曾被视作最凶险的白血病,成为世界上第一种可被治愈的白血病。该治疗方法被海外媒体誉为“上海方案”,与青蒿素的发明等并列为“新中国对世界医学的八大贡献”。   

放弃专利,他说若只想着挣钱有违从医誓言   

如今,“吃不起天价肿瘤药”让很多人唏嘘,这背后交叠着诸多矛盾,有病人的痛苦和无奈,也有药企研发原研药的巨大成本和难以想象的投入。不过,有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很便宜。现今,在中国,一盒10粒装的口服全反式维甲酸的售价仅290元,并已纳入医保。   

这个“全球最低价”,也得感谢这位老人。他不仅成功发现并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这种特效药,而且放弃申请专利。“老实说,当时没有专利意识,就想着快点救病人。这也是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为人民服务是不计代价的。”他说,没想过要以此去发大财。  

王振义向记者展示了他的母校震旦大学医学院的校训。这九条校训,也是九条从医誓言。其中,有两条被他特别标黑了,其一是第二条:“余于病者当悉心诊治,不因贫富而歧视,并当尽瘁科学,随其进化而深造,以期造福于人群。”其二是第九条:“余于正当诊金之外,绝不接受不义之财。”他说,当年当医生,在社会上收入不低,这就是“正当诊金”,足够了。   

1948年,王振义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震旦大学博士学位。进入广慈医院(瑞金医院前身)后,他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在死亡率极高的血液病上,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不断研究血液病,在出凝血疾病中获得众多成果。   

王振义工作的第二年,新中国成立,上海迎来解放,这更让踌躇满志的他充满奋斗的热情。1949年底,华东军政委员会指示上海等地组织医疗力量帮助部队突击防治血吸虫病,王振义积极投身血防队,经数月艰苦奋战,血防队出色完成阶段性防治任务,王振义也被授予三等功。   

热爱祖国,就要为祖国上战场!1953年4月,王振义第二次报名参加上海市第五批抗美援朝志愿医疗队,并获批准。   

当时战场医院发现了一种怪病,很多战士出现咳血、头痛的症状,医生诊断为肺结核并伴有结核性脑膜炎,但用药不见好转。细心的王振义发现,战士们为改善伙食常在当地捕捞鱼虾。会不会是肺吸虫病?他将病人咳出的血液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果真找到了肺吸虫卵。这一诊断治愈了大批患病战士,王振义为此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司令部授予二等功。   

此后,王振义辗转多地,始终不忘从医初心——救病人!1978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高致死率,让他又一头扎进科研攻关,历经八年终获突破。王振义说:“医生就是要解决病人的问题,而不是拼命想着如何挣钱,这跟我的信仰是违背的。”   

为患者尽全力,95岁高龄仍坚持每周参加学生“出题”的“开卷考试”   

王振义是完全本土培养的医学大家。他不但自身成就非凡,还创造了“一门四院士”的团队奇迹,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医学翘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是王振义的得意门生。谈及老师为自己修改硕士论文的场景,陈国强记忆深刻:“王老师一遍遍地修改,我一遍遍地整理抄写。近2万字的毕业论文,王老师先后修改了10遍。”陈国强说,正是导师的言传身教,激励着他不断地攀登医学高峰。   

王振义还发明了一种十分特殊的人才培养方式。如今,95岁高龄的他仍然坚持每周四上午进行“开卷考试”。这是2003年他自创的特殊查房方式,即每周一由学生提交临床上遇到的疑难病例,形成“考卷”,他利用一周时间搜索全球最新文献,思考、分析后“答卷”,并在每周四与大家一起探讨。   

“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他们平时太忙了,我有时间就为大家看看文献,做些思考,解决点问题,这也是我对他们的小小贡献。”王振义说。   

而这岂是“小小的贡献”!近日,根据王振义每周四“开卷考试”的答案梳理而成的专著《瑞金医院血液科疑难病例讨论集》第二集出版。大家都说,这是王院士对青年医师最无私的奉献。比如,该汇编中的“1gG4相关淋巴结病”,就是近年来新命名的疾病,讨论既解决了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又综述和介绍了此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关键和治疗方法。   

疑难杂症在每周四王振义的“交卷”时刻,往往能找到线索和治疗方案。十多年来,“开卷考试”就以如此实实在在的方式帮助了一位位患者,也丰富着临床医生的见闻与学识。   

更令人感动的是,这些年,王振义不止在瑞金医院“交卷”。徐汇区中心医院血液科医生感慨地告诉记者,这些年,老先生只要自己无碍,风雨无阻都会来到患者身边,在他眼里,没有“大医院”“小医院”之分,只有“患者需要”。   

2016年3月,瑞金医院联合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新华医院、中医医院、北站医院、徐汇区中心医院、杨浦区中心医院的血液科,在上海成立首个专科医联体“上海瑞金血液病医联体”;2017年10月,该院又牵头成立全国首个血液专科医联体,将“瑞金血液”的医疗经验辐射到全国。正是随着瑞金医院“上海瑞金血液病医疗联合体”的组成,各兄弟医院的血液科参加了疑难病例的讨论与案例编写。   

“解决患者的问题”,这是王振义一生不懈探索医学创新的动力来源,也是他始终“停不下脚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