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 | 发力营商环境建设稳增长 当好新业态“牵线人”“探路人”“守夜人”
发布时间:2019-02-18 报送来源:上海长宁

从“企业问题清单”“政府服务清单”出发,活用第三方专业资源,“对症下药”形成全方位、立体化服务体系;聚焦制度供给,打好“八张改革特色牌”,为新业态探索新监管新服务模式;积极培育一批“独角兽”“隐形冠军”,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化……13日,上海市长宁区再度加码政策,推出《稳增长十个发力点行动计划》,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给企业吃下稳增长的“定心丸”,让这里蓬勃发展的新商业模式找到“新朋友”、探索新空间、适应新监管。

人勤春来早。农历新年后的第三天即推出升级版营商环境政策,是“先人一拍”“快人一步”才能“胜人一筹”的“长宁速度”。长宁区区委书记王为人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营商环境是事关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需要“抢时间”启动改革、自我加压形成特色,不折不扣地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立足自身发展重点和特色产业战略优势,积极争取相关领域的改革创新先行试点。

“牵线人”:吃下“定心丸”,扩大“朋友圈”,培育新平台

在新科技不断再造传统行业的如今,想要稳增长、促增长做大做强新业态,“撒胡椒面式”的支持已经远远不够。针对企业的痛点难点“有的放矢”,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扩大“朋友圈”,长宁走出了一条新路。

“以政务环境为突破,以国际化优先为导向,以先行先试作为创新途径。”长宁区区长顾洪辉介绍,此次“稳增长十个发力点”行动计划,坚持问题导向和协同推进,明确提出,将通过建立“企业问题清单”“政府服务清单”服务协调机制,形成区领导重点服务、部门专业服务、街镇综合服务的全方位、立体化服务体系,“不让一家企业落下”。

长宁区副区长钟晓敏说,让企业吃下稳增长的“定心丸”,为新业态搭平台,政府要做好“牵线人”,“借力”更多的第三方专业机构的资源,推进以商招商、专业招商、走出去招商等新模式,加强与知名中介、律所、机构沟通,将信息、资源、数据与需求“点对点”匹配,将长宁打造为总部型企业集聚高地。

引入戴德梁行等国际级房产咨询机构,探索政、企、楼三方互利的楼宇经济发展模式;动态更新并定期编发服务企业政策索引,针对企业实际需求精准推送……长宁区金融办副主任樊乐波介绍,“长宁服务企业大讲堂”开展的“线上+线下”全方位特色培训班计划已经成为了一张响亮的“名片”,,仅2018年内就为企业提供产业政策解读和公共服务班等相关课程活动超过2800家次。

根据行动计划,下一步长宁还将动态更新并定期编发服务企业政策索引,针对企业实际需求精准推送,并持续开展企业大走访大调研,建立全区企业发展信息与服务需求归集通报机制,有效解决企业难点痛点问题。

“探路人”:帮让“互联网+”“AI+”企业“开上快车道有才可用”“有路可走”

新业态“裂变式发展”,“AI+”“智能互联网+”企业茁壮生长,萦绕在这些企业心头的一大期盼便是吸引更多人才、获得更多制度供给,开上“快车道”。勇于为新业态做好“探路人”,长宁区交出了这样一张答卷。

20多家外国驻沪领馆、7000余家外资企业和办事机构、7万名境外人士,长宁的国际化程度独树一帜。

“成功率高不高?办理快不快?体验好不好?方便不方便?”以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审批为例,经预约的A类高层次人才,长宁实现了当日受理、当日办结、当日发证,而其他类人才平均办理速度也仅有1.6天,比规定的时效缩短了90%以上。

长宁区人社局局长陈新华说,下一步还将大力推进人才服务“一网通办”,实施容缺受理、诚信管理、预约服务、开辟绿色通道服务等便利化服务举措,积极探索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长三角审批互认,综合运用柔性引进海外专家制度,吸引高端人才尤其是海外高端人才“安居乐业”。

除了在人才政策上加码,长宁还针对不同的产业推出了“政策礼包”。以上海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区设立为契机,不断提升数字服务功能优势;长宁区科委主任詹镭介绍,行动计划提出将持续打造“虹桥智谷”品牌,提升人工智能企业集聚度和产业贡献度,还将;以科创板设立为契机,积极培育一批“独角兽”“隐形冠军”,这些都将帮助长宁的科技型企业走上新经济的“风口”。……一条条新探索里,是政府满满的诚意。

长宁区商务委主任杨东升介绍,长宁作为贸易强区,下一步将以上海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区设立为契机,不断提升数字服务功能优势,培育经济新亮点针对进口企业尤其是进口博览会上明星产品相关的进口,下一步将继续实施并适度扩大“验放分离、零等待”试点范围,缩短进口环节所需的时间。

长宁区科委主任詹镭介绍,长宁未来还计划为AI在内的一批新业态企业寻找社区在内的更多应用场景,让新科技造福居民,也畅通企业从实验室到“街头巷尾”的“落地”之路。

“守夜人”:当新业态遇上“新监管”

一眨眼,从一家变出数十家乃至上百家企业,这样的裂变式“膨胀”,是长宁区内不少新业态企业正在经历的发展轨迹。新业态“跑出光速”,监管如何“跟上”乃至“跑赢”?长宁这样探索创新监管模式。

“互联网上来,互联网上去。”互联网纠纷案件“产生在网上、化解在网上”的审判新模式在长宁“首秀”,推动涉互联网纠纷案件的高效、便捷、低成本审理;引导“互联网+旅游”团体标准的发布实施,加大团体标准的推广应用;率先探索开展企业网上注销服务,营造更加便利的企业退出环境,“盘活”有限的店址资源……面对来势汹汹的“互联网+”新浪潮,监管部门并没有懵,而是积极主动针对新业态的新需求和新问题,寻找新的与其匹配的监管模式。

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庄自胜介绍,以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为例,通过与美团点评等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建立“天网”和“天眼”合作,在以网管网、数据管网、协同管网、信用管网的综合监管新模式下,对同一商户下新增评论中如果多次出现“拉肚子”“腹泻”等关键词,将触发长宁区市场监管部门的“预警机制”。

据悉,根据《稳增长十个发力点行动计划》,长宁区未来还将不断扩大“一照多址”互认等政策的辐射效应和企业受益面,深化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长宁区还将深化“一照多址”商事登记改革工作,结合长宁-湖州实验区建设工作,推动其从跨区到长三角内的跨省市互认,探索“一照多址”改革工作的跨区域协同,让监管的脚步“跟上”裂变式扩张的“互联网+”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