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回眸:职业指导延长公共就业服务“半径”
发布时间:2018-12-24 报送来源: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改革开放40年来,就业从过去的“分配工作定终身”到定向单位招工考试再到合同制自主择业,就业机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劳动力逐步成为资源并实现市场化配置后,职场人的心态与意识也变得更多元。2003年,就业心态的改变也在全市范围催生出“三化五层”的个性化公共职业指导。在普陀区,一支由专业职业指导师组成的启航工作室团队在基层以公益化的就业服务,不断延长服务半径。

从就业变为“乐业” 精细化服务应运而生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上海迎来国企改制、经济转型调整等一系列变化,就业市场也随之发生变革。不少劳动者因企业效益不佳或是合同转制等因素下岗。随着就业市场变化,不少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询问者开始主动讲起自己的求职困惑。面对越来越多从“找工作”变为“解迷茫”的咨询者,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也在尝试提供更专业的公共就业服务。

1997年,上海尝试引入德国推广成熟的职业指导模式。“当时德国的职业指导七步法,每一步都有衡量指标。我们也在考虑七步法如何在上海落地实践。”三批职业指导老师到德国学习经验回沪后,便开始探寻如何将职业指导因地制宜地应用推广。在经过实践和分析后,2003年上海职业指导进入了专业化、科学化和社会化的模式——三化五层。具体说来,三化五层中的“三化”是操作系统标准化、指导过程人性化、指导方法科学化。系统会根据咨询者情况产生相应的就业困难系数,再依据情况进行入门、专门、一般、重点或是会诊“五层”指导。

关注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 普陀区启航工作室耕耘10年

为面向不同层次的青年失业人员、职场人士提供多维度心理咨询、就业咨询及职业指导服务,2008年9月,普陀区启航工作室在试运作一年多后正式成立。

据介绍,启航工作室成立前后连续推出《求职导航图》“启航信息库”,实现青年数据库的动态化管理;组建“启航导师团”,让青年享受到更专业的就业服务;设立“启航训练营”,帮助青年获得职场通关的软实力与硬技能;发放“启航护照”,激发启航青年就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推出“就业源”启航微信公众号,为青年输送优质的就业资源。

据了解,普陀区启航工作室在2009年被市委宣传部命名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工作室”。启航工作室成立10年来,共为6000余人提供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服务,其中近5成通过职业指导师的跟踪服务直接就业,重新实现人生启航。

走入社区街镇提供职业指导 就业服务不停歇

在普陀区,三级职业指导框架逐渐搭建起来。街镇分站对职场有惑者“初诊”,区职介所“复诊”,专家志愿团“会诊”的三级指导构架,在指导内容上以基础指导—集中指导—专门指导—家庭指导—小班化实训为层进阶梯。普陀区10个街镇分站点如同“抓手”,将职业心理问题更快捷、有效地在社区得以解决。

此外,针对吸毒、刑满释放、残疾等特殊群体,指导师们每年上门举办各类专题讲座,帮助他们端正求职态度,调节求职心理。

整合就业服务资源 “就业源”网络载体线上化

自2016年起,普陀区“就业源”启航微信公众号依托新媒体开辟了线上服务阵地。值得注意的是,“就业源”将求职的政策源、招聘源、信息源、技巧源、活动源五大板块信息全部聚集起来。作为线上平台,互联互通的作用也在企业人事与求职者中凸显。据了解,“就业源”上正逐步开放企业登录端口以及个人在线咨询、窗口预约等互动功能。

此外,“普陀就业源”还配套“职场菁英堂”线上系列微课服务项目。特邀数十名专家讲师,为青年群体度身定制线上指导系列课程,涵盖职场心态、礼仪、沟通、面试等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