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化竞争”需继续瞄准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持续深化改革 上海营商环境改革“车轮”片刻不停
发布时间:2018-12-10 报送来源:中国上海 解放日报

“这是历史性的一年,北京和上海在若干领域实施了前所未有的改革,中国成为全世界营商环境领域改革速度第二快的国家。”日前,在2018年上海国际智库高峰论坛上,世界银行中国局中国营商环境项目组负责人马尔钦·皮亚考斯基表示。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全球经济发展态势,做出的重大决策。即将过去的2018年,上海特地将它定义为“营商环境改革之年”。世界银行最新的《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排名第46位,比上年提高32位,上海为之做出重要贡献。这背后,是在改革开放推向纵深之际,一场意义深远的“攻坚战”。

上海营商环境多方面持续改善

今年,上海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抓手,推进投资、贸易、金融等制度创新先行先试,建立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自贸区外商投资特别管理措施从190条减少到95条,货物通关时间压缩了近1/3。全市上下,深入推进一系列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五年来共取消、调整审批事项1800余项,率先开展“证照分离”的改革试点,企业开办时间缩短1/3以上。“上海推出的一些改革,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模板。”马尔钦·皮亚考斯基表示,比如在营商环境的电力准入改革领域,上海实现了零访问、零审批、零成本的“三零”改革,确实已经成为全球领先者。

上海正在加快以“一网通办”为核心的智慧政府的建设,打造网上政务服务统一平台,已涵盖100%的各部门的审批事项,企业和市民办事多数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上海还大力推行企业降本减负改革举措,率先开展营改增试点,过去6年总共为企业减税3248亿元。“中国营商环境首次进入世界排名前50位,体现出政府对培育创新和私营企业的高度重视。”普华永道创新城市发展综合服务合伙人高骏杰表示。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结果不止在排名上,更体现在市场主体满意度持续提升。目前在沪外资企业已有8万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00多家,外资研发中心近400家。去年的平均每个工作日,上海新设企业1100多家,今年继续增长到1300多家。“上海在推动中国贸易投资便利化领域一直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出台,上海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运营的重要目的地,这也是很多公司持续把上海作为地区总部的原因。”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上海首席代表欧文表示。

进博会则成为上海营商环境的另一场“考试”。聚焦进博会,通关便利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落地,深化了上海营商环境改革的内容,进博会的大平台,又为上海营商环境下一步改善打开了新空间。“进博会在上海举办,将平衡和扩大中国的多元贸易,而上海也将成为未来的全球贸易要素集散中心,在贸易、航运物流等领域进一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周园表示。

营商环境没有最优只有更优

然而,如今中国营商环境还只是全球的第46名,差距仍在眼前。作为主要的权重考核城市,上海面临着营商环境的“全球化竞争”,需要继续瞄准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持续深化改革。“对于上海来说,营商环境改善就像骑自行车,如果停滞不前,就会摔倒。”马尔钦·皮亚考斯基的比喻和上海的自我要求不谋而合。获知营商环境排名结果之后,一句话在上海流行开来:“营商环境,没有最优,只有更优。”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上海改革的“车轮”片刻不停。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上海将不断提升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水平,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引领示范作用,稳步推动金融业、服务业、制造业等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加快建设智慧政府、打造城市大脑,推进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流程再造,不断提升政府服务的便利化水平;深化实施减负政策组合拳,大力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最大限度地减少地方涉企收费,合理降低融资和资金周转的成本;深化事中事后监管,构建企业自律、行业共治、行业监督、政府共管的市场格局,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全面营造统一高效有序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