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政策制定者换位倾听青年烦恼
发布时间:2018-11-29 报送来源:上海科技 文汇报

上海正成为青年人才集聚地,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就是缩影。

图为团队青年成员在交流太阳系小行星探测方案。(本报记者 袁婧 摄) 

一边是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的五位青年科技工作者,一边是制定人才政策的上海市科委发展计划处五位公务员。日前,双方围绕着“当下,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关键是自身努力还是政策环境”这一主题,开展了一场特殊的辩论赛。

“政策固然重要,但只是‘1’后面的那些‘0’,而关键的‘1’,是青年科技人才自身的努力。”这是正方一辩王晶首先亮出的观点。

“当下人工智能和信息潮叠加,科研不再靠单打独斗,好政策能让一大批年轻人安心科研,促使他们早日成才。”作为反方的科研青年们随即“回击”。 

不可否认,年轻人成才既需要“月亮”,也需要“六便士”。为此,市科委先后推出“启明星计划”“扬帆计划”等一系列人才计划,助力年轻人成长;同时修订相关成果转化条例,提升科研人员收入。 

这些政策能否满足现在科技人才快速集聚、年轻人快速成长的需求?现实中,科研青年究竟还需哪些支持?市科委干脆请来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这支平均年龄仅33岁的团队,一场针锋相对的辩论由此展开。 

“国家队”平均收入低于市场水平 

“我们这里有许多‘四无’小哥哥,工作两三年,到了能挑大梁的时候就跳槽走了,我们只能再招新人。”反方一辩王磊开场不忘“自黑”。 

“四无”指的是无钱、无房、无车、无老婆,在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一名硕士毕业生入职后月薪到手六七千元;一位有着十多年工作经历、熟悉算法模型、亲历过一两个型号的“熟手”,月薪也才一万出头。 

作为航天“国家队”,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成立15年来已经成功发射41颗卫星,可员工收入却低于同等学历在市场上的水平。反方五辩鹿艺说,她的表弟本科毕业后去了一家公司当程序员,年薪40万元。 

王磊透露,尽管单位员工可以申请人才公寓,但从申请到入住,一般需要两年,在单位附近租一套一居室的房子,每月房租也要两三千元。 

为提高科研人员收入,《上海市科研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2016年修订实施,在全国率先将科研劳务费占资助总额比例由原来20%提至30%,并加大了对基础类项目或课题的经费支持力度。目前在微小卫星工程中心,部分课题劳务费资助比例可达50%。 

即便如此,青年人还是不轻松。究其原因,要拿到这笔收入,得先有课题,可许多科研人员完成单位任务已经是“5+2”“白加黑”,很难有精力再做课题。 

人才“天梯”日益拥挤,扩容势在必行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目前有员工600多人,平均年龄33岁,之所以能吸引到这么多年轻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机会多、发展空间大。“一进单位就挑重担的不在少数,不少人年纪轻轻已是卫星的型号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30岁以下的副主任设计师更是比比皆是。”从鹿艺的讲述中不难发现,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让青年人成才的时间提早了。 

上海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贺莉说,每年最头痛的就是“青年拔尖人才”的评选,“看简历,700多个候选人个个拔尖,最终只有45人入选,太难挑了。” 

这一现状,让正方三辩王敏杰颇有触动。他说,本以为上海已经为人才打造了一架从弱冠之年到不惑之年的成长“天梯”,经过“辩论”交流才发现,“天梯”正变得拥挤不堪。 

2014年,市科委率先启动面向32周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的“扬帆计划”,每年资助150人,每人资助10万元。2016年,该计划的资助规模和强度已经翻番,即便如此,仍满足不了上海优秀青年人才的需求,新一轮扩容势在必行。 

记者从市科委获悉,不久的将来,“扬帆计划”资助人数和金额有望再扩大一倍;而面向35岁至50岁的“学科带头人计划”,正打算为42周岁以下年轻人新开一条“跑道”。 

另据透露,市科技党委、市科委今年8月与上海地产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预计明年底,科技人才的住房难题将有所缓解。 

换位倾听,拓宽了思路也换来了理解

事实上,这场辩论重在倾听:政策制定者们有了更多的换位思考,为人才政策的更新拓宽了思路;而年轻人则充分表达了内心需求,也收获了更多理解和激励。 

“科技工作者还是要多点情怀,坐得住‘冷板凳’,不要过于热衷物质方面的追求,否则多大的房子才能装得下青年的梦想?”总结陈词中,正方五辩韩元建的发言赢得了热烈掌声。 

“我们在抱怨待遇低、工作苦的同时,也应该反问自己,真的尽全力了吗?”鹿艺想起了她的导师,一位1961年投身航天事业、一直工作到70岁才退休的老前辈。“导师六十多岁时还亲自带着我进靶场、调程序、一字一句改论文……老一辈航天人的奉献精神值得年轻人学习。” 

王磊坦言,政府确实一直在优化政策环境,能够获得荣誉的,还是那些凭借自身努力做出优异成绩的人。当下,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也在推动军用民用技术融合。而根据上海的成果转化新规,科研人员的报酬不低于成果转化净收入的70%,这一政策“指挥棒”将促成更多“纸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