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上海最新高校毕业生报告显示:“00后”已进入就业市场
发布时间:2018-11-22 报送来源: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东方IC

高校毕业生是新生劳动力的主力军,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乎个人发展、家庭幸福和社会安定,是“稳就业”的重中之重。

统计数据显示,2018届上海高校毕业生共17.4万人,其中进入本市人力资源市场(升学、出国、去外省市就业的除外)的11.4万人,他们就业、收入的真实情况究竟怎么样?这是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社会各界普遍较为关注的热门话题。

为了深入研究上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中心会同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联合发布《乐业报告》系列之《上海市2018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报告》,以上海市就业登记、社保缴费信息为基础,结合高校毕业生抽样调查的数据,研究分析了进入本市人力资源市场的2018届上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上海高校毕业生近七成为95后,00后已进入本市人力资源市场

统计数据显示,2018届上海高校毕业生中,95后即1995年以后出生的约占67.3%,与上届高校毕业生相比增加19.9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其他各年龄段的毕业生所占比重,成为上海应届毕业生的主力军。出生于1990-1994年的毕业生约占26.8%,1990年以前出生的高校毕业生仅占5.9%。 

值得关注的是,2018届上海高校毕业生中有17位出生于2000年以后,有些已经进入本市人力资源市场,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专家分析指出,2018届上海高校毕业生中00后的人数虽然并不多,但这是00后开始进入上海人力资源市场的标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我国高校毕业生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规律来看,新生代大学生通常最早从其18岁开始进入市场,到其22岁时成为高校毕业生的主体、约占当年高校毕业生总量的一半左右。 

据此预计,未来五年将是00后大学生陆续进入上海人力资源市场并逐步成为市场主体力量的重要时期。与80后、90后相比,00后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和时代背景均有明显不同,该群体的就业意愿、求职偏好以及职业期待也将呈现新的特点,为人力资源市场注入创新发展的新活力。

近九成高校毕业生从事服务业,商务服务、科研、IT行业吸纳的高校毕业生最多

从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的产业分布情况来看,2018届上海高校毕业生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为88.6%,近年来这一比重呈现逐年攀升的发展趋势;在第二产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所占比重为11.3%,近年来有所下降;在第一产业就业的比重仅为0.1%,近年来连续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与本市就业人数的产业分布结构相比较,高校毕业生从事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较高。

从行业分布情况来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吸纳的2018届上海高校毕业生最多,约占31.0%;其次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吸纳的高校毕业生约占12.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即通常所说的IT行业,吸纳的高校毕业生约占9.0%。从增长幅度来看,科研行业是增幅最大的行业,且近年来持续保持增长趋势。

专家分析指出,服务业是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上海的服务业持续蓬勃发展,2018年前三季度,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6482.87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69.6%,成为吸纳就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

从未来发展趋势判断,商务服务、科学研究、信息技术等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将为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持续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逾1/4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到民营企业就业

从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来看,民营企业吸纳的2018届上海高校毕业生最多,约占26.9%,与去年的情况相比上升了3.8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吸纳的高校毕业生约占13.6%,与去年相比上升了0.7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吸纳的高校毕业生约占7.6%,与去年相比下降了6.4个百分点。

专家分析指出,从近年来的变化趋势看,民营企业吸纳的上海高校毕业生所占比重呈现稳定上升趋势。我国民营企业众多,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经过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发展,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主体、创造就业岗位的重要渠道、增强市场活力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为民营经济敲下了“定音锤”,给民营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注入强大信心和动力。从市场预期来看,民营企业将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势头,为上海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国企、外企仍是上海高校毕业生最理想的就业选择,有创业意向的毕业生增多

调查数据显示,30.4%的2018届上海高校毕业生,心目中最理想的就业单位是国有企业,所占比重最高;其次是外资企业,所占比重为29.4%。“国企较稳定”“外企收入高”的观念仍然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广为流传,深刻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

专家分析指出,在选择就业单位的时候,劳动者特别是广大高校毕业生应该秉持“合脚的才是好鞋子”的就业观念,不必过分看重企业的性质、规模和名气,也不能一味看重薪资待遇,而要适当关注企业的成长性和行业发展前景,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找到合脚的“好鞋子”。

调查结果同时显示,把自主创业作为最理想的就业选择的高校毕业生,约占6.8%,与上届高校毕业生相比上升了0.7个百分点。

专家分析指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社会浪潮的推动下,上海制定了新一轮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计划,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机制日趋成熟,上海的创业环境越来越好,市民创业的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把创业作为最理想的职业选择。

这些高校毕业生大多年富力强,怀揣创业梦想,富有创新精神,勇于面对挑战,渴望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早日转化为社会财富。他们中的佼佼者们,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提高了个人能力、加快了成长步伐,实现了人生理想、积累了大量财富,也为社会发展进步贡献了一己之力。专家同时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高校毕业生在憧憬创业理想的时候,也要理性、客观、全面地评估创业风险,真正树立风险意识、市场意识和责任意识,才能提高创业成功的机率。

平均月薪6024元,与上届高校毕业生相比增长11.8%

统计数据显示,2018届上海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平均月薪为6024元,与2017届毕业生平均月薪5386元相比,增长了11.8%。从近年来的变化规律看,上海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平均月薪整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从不同学历的月薪情况来看,2018届上海高校毕业生中,大专、高职学历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4484元,与上届毕业生同期月薪相比增长了10.2%;本科学历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5307元,与上届毕业生同期月薪相比增长了10.7%;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8967元,与上届毕业生同期月薪相比增长了12.1%。

从高校毕业生的学历与平均月薪的关系来看,两者之间存在强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毕业生的学历越高,其平均月薪也越高。 

专家分析指出,由于有相当一部分的应届毕业生目前还处于试用期,因此上述统计数据仅仅是上海高校毕业生月薪的起步水平。从近几年的经验来看,毕业一年后的月薪水平有望增长20%左右。 

男生所占比重相对较低,平均月薪比女生高一成

统计数据显示,进入本市人力资源市场的2018届上海高校毕业生中,男生所占比重为45.1%,女生所占比重为54.9%。从近年来的变化趋势看,男生所占比重相对较低,较2017届毕业生下降了0.5个百分点,较2016届毕业生下降了1.5个百分点,男生所占比重总体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

从进入本市人力资源市场的2018届上海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月薪的性别差异来看,男生的平均月薪为6354元,女生的平均月薪为5753元,男生的平均月薪比女生高10.4%。 

2015年以来,上海历届高校毕业生平均月薪的变化趋势表明,男生初次就业的平均月薪总体上均比女生高一成。两者之间相对稳定、持续存在的差异,既是由高校毕业生自身的性别特点决定的,也有学校教育、企业招聘用工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值得社会各界进一步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