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对当下“无用”,科学家们却认为这是解决未来难题唯一途径
发布时间:2018-11-03 报送来源:上海科技 上观新闻

未来已来。
  
  临港,滴水湖畔。在上海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一群世界顶尖科学家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与前途,脑力激荡智慧碰撞。在未来的命题下,科学没有国界。
  
  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首次提出光量子概念,随后的113年里,人们对物质世界中光的探索孜孜不倦。而对于科学之光的追逐,有一些先知先觉者,可能最初会遭遇不解甚至被冷落。但他们终不会孤独,未来的世界,是一个连接更为紧密的共同体。在科学之光的照耀下,不远的未来已清晰可见。
  
  未来属于年轻人。30岁到50岁,几乎是所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研活跃期顶峰。如何促进对全世界青年科学家的支持,是这几天科学家们不约而同谈到的话题。诺奖得主莱维特认为,目前对年轻科学家的支持偏重于资金支持,而忽视了给他们更大的自由研究空间。资金支持固然重要,但让年轻人“有疯狂的想法”更为重要。

迈克尔·莱维特


  11月1日下午,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把目光聚焦在了青年科学家身上,让他们与诺奖得主面对面交流。放眼世界,如此高规格的青年科学家论坛并不多见。什么最能激发年轻一代的创造力?“对科研是不是真爱,才是最重要的。”在克隆猴团队负责人孙强看来,有必要再一次进行“科学启蒙”,以扩增热爱科学的基础人数。探索、疑问、实证和理性,是科学思维的精髓,年轻人要敢于提出假设,挑战权威。

孙强 

青年与未来,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他们有着最敏锐的触角,最大胆的质疑,天生就有着导向未来的潜质和智慧。上海已经开始了超级博士后激励资助计划,期待着有更多“疯狂的想法”在这座城市喷薄而出。
  
  未来离不开合作。论坛开幕式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罗杰·科恩伯格一再强调不可能孤军奋战,必须要合作,必须要交流。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在正式演讲开始之前,特地表达了一个重要观点——科学是国际性的努力和合作。此后,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次表达了最大期望,那就是全球科学界“更深的合作”。

罗杰·科恩伯格  

只为看一眼初始的宇宙,从一个朴素的想法到一个科学大装置,位于贵州一处大窝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走过了22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今年4月,它首次发现了每秒自转上百次的毫秒脉冲星,展示了其对国际低频引力波探测做出实质贡献的潜力。这一科学装置从落成之初,就敞开合作的胸怀,澳大利亚的工业联合组织提供了最新低温恒温器技术使其更加精准。而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研究团队根据FAST的观测结果都有了一些新发现。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约瑟夫·泰勒说,科学界良好的国际合作也是诺奖级科研成果的重要催生因素,他期待未来能与FAST有更多的国际合作机会。

约瑟夫·泰勒  

由于发现了物质拓扑相变和拓扑相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邓肯·霍尔丹,在演讲中,特地提到了在量子纠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中国科学家潘建伟。合作,有时并不是有形的,跨学科的思想碰撞,往往能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想法。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未来,不能脱离了当下。想要有什么样的未来,就要在当下的谋篇布局中花多大力气。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罗杰·科恩伯格认为,对于人类未来的一系列难题来说,基础研究可能是唯一的一个解决途径。
  
  2016年,中国基础研究投入的比例占总R&D(研究与开发)的5.2%,是近10年来最高水平。但与发达国家对R&D的投入占GDP的15%~20%相比,中国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仍远远不足。目前我国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由中国科学家提出来的科学理论和原创思想也非常少,基础研究成为了我国目前科技发展的最短板。基础研究,看似对当下“无用”,实则是“无用之用”。就拿我们最熟悉不过的Wi-Fi技术来说,它是澳大利亚无线电天文学家约翰·奥沙利文在研究黑洞时无意中发现的。只有在基础研究领域里“深耕”,才有可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果实”。
  
  不忘科学初心,便不惧未知未来。
  
  一场智慧盛宴落幕,一束束科学光亮集聚、发散、延展,照耀城市,照亮你我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