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天空”12小时特别活动将古典艺术融入现代游乐
发布时间:2018-10-29 报送来源:中国上海 解放日报

阳光、草坪、音乐、欢声笑语……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12小时特别活动“未·玩城”,10月28日在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举行,全天观众达近万人次。

音乐会结束,著名指挥家帕沃·雅尔维从舞台走到草坪,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上海国际艺术节是世界最好的艺术节之一,尤其这次户外演出,大家很放松,带来不一样的节奏。”热情乐迷把雅尔维包围,求合影,求签名,他来者不拒,好心情溢于言表。

“溢出效应”越来越明显

雅尔维执棒瑞士最古老乐团——苏黎世音乐厅管弦乐团的演出,只是“12小时”众多节目中的一个。来自拉脱维亚的女声阿卡贝拉六重唱团,运用精致的声乐技巧,将现代音乐元素与拉脱维亚民间音乐相融合,展现不一样的无伴奏歌声。市民最近在申城街头不期而遇的法国移动歌剧《以爱之铭》,以经典名曲的演唱与观众在草坪上相聚。加泰罗尼亚音乐宫合唱团呈现的,则是西班牙风情浓郁的声乐节目。

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系列演出特色板块,“12小时特别活动”已是第3年举办。从2016年致敬“莎士比亚”,2017年致敬“贝多芬”,到今年以舒伯特逝世190周年为契机,以致敬“舒伯特”为主题。艺术节选取舒伯特的作品《未完成》的谐音,打造一场古典艺术与现代游乐相融合的“未·玩城”主题活动。活动分成“乐、悦、绘”三个部分,邀请观众一同聆听经典之“乐”,体验亲子之“悦”,共“绘”心中之声。

“从单纯的艺术欣赏逐渐扩展到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艺术节中心副总裁李明这样总结“12小时”与“艺术天空”发展,“艺术节的溢出效应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优秀艺术家加入‘艺术天空’演出。优质资源吸引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关注,从中老年群体居多的观演,变为全家一起出动看演出、品美食、参与互动,成为申城秋日最美艺术风景。”

艺术向所有人敞开大门

让男女老幼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是“艺术天空·12小时特别活动”亲近生活、贴近民心的一大特点。

城市草坪音乐广场周边开设了木偶专区、亲子集市、舞蹈互动区等,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参加活动。在木偶专区,一个个风格迥异的木偶形象,讲述跌宕起伏、耐人寻味的故事。孩子们有机会发挥想象力,亲手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木偶带回家。广场一角的亲子集市区里,小丑表演、泡泡秀、魔术、变脸等街头艺术一一被搬上小舞台。值得一提的是,艺术节委约剧目《最后一台战象》中的巨型木偶“战象”嘎羧提前露面,以大巡游的方式与现场的大小朋友们亲密互动。白领活动现场,则摆放6面涂鸦墙,既有青年艺术家们的预先创作,也有让观众与艺术家一起即兴创作的留白,大家一起激发创意。

“艺术向所有人敞开大门。”黄浦区文化局副局长龚明霞用“艺术中享受生活,生活中贴近艺术”形容草坪演出。据介绍,草坪音乐会举办多年,服务也在不断升级,除了网络售票,今年现场特设5台自助取票机,并安排文化志愿者帮助观众现场购票、取票。

“12小时”细腻精致的室内演出,展现了舒伯特的另一面。在上海音乐厅大厅舞台上,由中国小提琴家宁峰、德国小提琴家塔哈哈、英国钢琴家里纳翰等,用一台“青春致敬舒伯特”星期广播音乐会,为听众呈现舒伯特的弦上之乐。

音乐厅南厅和多功能厅在演出舒伯特不同时期的作品的同时,特地安排中国传统古典音乐的演出,让观众从中西方音乐的对话中感悟风格,感受异同。声乐演员葛灏携手青年女高音何雨轩等人,用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唱等方式向大师致敬。二胡演奏家段皑皑与中提琴家盛利通过中西弦乐器——胡琴与中提琴的联手,在展现多元包容的中国音乐文化的同时,为观众架起跨越时空的“中西对话”之桥……这些具有融合和互动色彩的室内演出,让190年前舒伯特的音乐,在如今的上海又焕发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