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才发展大势
发布时间:2018-10-15 报送来源:大国人才

在今年5月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现在,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有的历史性交汇期可能产生同频共振,有的历史性交汇期也可能擦肩而过。”在历史交汇期这样的重大历史关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具有特殊重大意义的这样一个时期,我们必须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内国际大势的重大判断,不断提高在政治上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练就一双政治慧眼,不畏浮云遮望眼,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统筹推进新时代人才工作,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防止在把握方向上出现战略误判、在把握大势上出现决策失误、在把握全局上出现空档缺位,努力实现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深度融合。

既要把握人才引领发展的大势,又要重视人才政策深度调整的态势。进入新时代,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更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更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挑战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必须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这是党中央确立的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大方向,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把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贯彻到谋划人才发展重大战略、制定人才工作重大政策、部署人才队伍建设重大任务、推进党管人才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始终朝着“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这个大方向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不论遇到什么风浪、什么艰难险阻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只要是有利于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都要积极去推动;凡是偏离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航向的,都要及时去校正。从人才支撑发展到人才引领发展,无论是在战略谋划上,还是在工作方式上,人才工作都面临着政策深度调整的新态势。我们要积极适应这种新态势,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引领,紧紧围绕创新发展和实施国家重大战略,研究制定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举措,推动创新人才培养、领军人才引进、产业人才集聚深度嵌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促使各类人才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发挥好引领作用。

既要把握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大势,又要重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优势。当前,在人才发展中出现诸多“乱象”:人才争夺战白热化、人才“帽子”满天飞、人才政策碎片化等等,我们不能被这些表象所迷惑,要看到这些表象背后的实质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选择、城市人才竞争的积极应对、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阵痛”的自然过程。要看到在人才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过程中,必然有一个“混乱”的过渡期。越是在“乱云飞渡”时,越要坚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提高我们的战略定力和把握大势的能力,更加重视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积极发挥政策杠杆优势,加强正面引导、合理疏导,避免出现“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恶性循环。面对改革的“阵痛”,退回到传统计划管理方式或放任自流都是没有出路的。要坚持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培育人力资源市场,大力发展现代人才服务业,在人才的吸引、流动和使用中更加有效地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要坚持“放权松绑”的改革方向,持之以恒地推进政府“放管服”改革,把人才引进权、评价权、使用权、管理权真正下放给用人主体,更好地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尽量减少政府干预和行政主导,提高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益。

既要把握国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大势,又要重视我国人才安全所面临的错综复杂局面。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世界各国都在抢抓机遇,国际人才争夺日趋白热化。目前,美国政府每年大约发放H-1B签证8.5万份,其中大约2万份发给在美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科技人才。西方发达国家也都出台了各自的抢人计划,欧盟出台“蓝卡”计划,英国推出“杰出人才签证”,以色列启动“卓越研究中心计划”,等等。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我们要制定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留政策,加大对国际一流创新人才的引进、留用力度,赢得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和战略优势。特别是中美贸易战以来,美国加大了对我国“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专家的打压力度,同时采用多种手段恐吓、阻止我在美留学生回国,企图从源头上阻断我国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一方面要更加重视我国海外人才和留学生的安全保护,从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政策等方面加强风险规避、安全预警和制度防范;另一方面,要抓住美国移民政策调整的有利契机,适应国际人才流动的新特点、新趋势,因势利导,更大力度地实施我国海外人才引进计划。既要站在人才全球化的战略高度、从国家层面设计实施精准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计划,又要鼓励支持有竞争力的城市面向海外实施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提高我国在全球配置创新人才资源的能力。

既要把握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大势,又要重视利益格局形成壁垒障碍的现实。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人才制度体系的“关键一招”,也是形成良好用人环境的根本举措,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加以推进。但必须看到在推进改革中还存在“中梗阻”现象:一些部门和地方在落实中央改革决策部署时,囿于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不顾大局,搞选择性落实、象征性执行;一些部门和地方对落实改革任务缺乏深入系统研究,制定的具体措施脱离实际和人才需求,改革政策难以落地。“中梗阻”不破,改革就无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要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在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上再拿下一些硬任务”。一是从单项突破转向整体推进,加强政策、法规的统筹协调,避免“单兵突进”“政策对冲”。二是从顶层设计转向落地生根,加强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确保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三是从重视硬件转向软硬兼施,加强改革宣传和经验推广,营造改革的社会氛围。四是从政策创新转向法规建设,推进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建设,确保改革的规范性、实效性、长期性。

既要把握以重大人才工程为牵引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大势,又要重视优化整合人才计划、提高人才工程质量的必要性。实施重大人才计划既是世界各国培养集聚人才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加快人才强国建设的战略抓手,必须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要着眼于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重大人才工程为牵引加快人才资源开发。要进一步提升人才工程实施的科学性、实效性,优化整合交叉重复的人才工程项目,改进项目、人才评审方式,更加聚焦创新人才、产业人才、青年人才。设计实施重大人才工程要以政策支持、财政资助为核心,重在培养引进,避免“戴帽子”“封头衔”,防止搞成“永久性待遇”。要更加注重人才工程实施的均衡性,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目前存在着“重科学家轻企业家、重科技人才轻管理人才、重工程技术人才轻技能人才、重自然科学人才轻人文社科人才、重应用学科人才轻基础学科人才”的偏向,在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中,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全面集聚人才”的要求予以改进完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和东北地区海外引才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