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员创新素养:上海与OECD国家的差距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8-09-07 报送来源:上海科技 文汇报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需要一大批高端创新人才,开展高端创新活动,产生高端创新成果;同时也需要大批具备创新和科学素养的从业人员和普通市民,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为建设 “创新之城”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目前,已有多份调查显示,上海已拥有较优质的人力资源储备,具备了创新型地区科技人力资源基础。
  另一方面,除了技能水平、基本科学素养等指标,上海从业人员中具备创新素养人群的比例如何?与发达国家相比,上海从业人员的创新素养处于怎样的水平?
  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借鉴国外学者对从业人员创新素养的相关概念界定,结合 “上海市民终身学习需求和能力监测项目”以及OECD“国际成人能力评估项目 (PIAAC)”调查所得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实践—学习—创新”三者彼此依赖、相互促进
  研究团队重点考察 “上海市民终身学习需求和能力测试”中的一项关键指标,即从业人员在工作场所中表现出创新性的学习行为、学习策略、学习能力和好奇心。具体而言,如果从业者表现出如下特征之一,我们就认为他 (她)具备创新素养;如果同时表现出两个及以上特征,那么他(她)的创新素养就较高:
  1.工作中很大程度上能与新产品、新服务保持同步;
  2.工作中很大程度上需要 “做中学”;
  3.工作中遇到新问题时,很大程度上会结合已有的知识去解决;
  4.很大程度上喜欢对遇到的问题刨根问底;
  5.很大程度上喜欢弄清楚不同观点是如何达成一致的。
  研究显示,在五个单项指标中,虽然上海从业人员有四项均超过一半的比例,且得分比较接近,但在 “做中学”这一项的得分明显偏低。
  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因为绝大多数从业人员的学习发生在实践过程中,他们是通过生产过程来学习如何有效生产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指出,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在工作中多多试验,主动寻求可能的替代方法,则比之被动地等待灵光闪现,可能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我们的实践内容和方式都会影响学习的内容以及经济和社会的演变;当某社会专注于学习如何节省劳动力,如何减少单位产出所需劳动力投入时,此种学习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所以,对于从业人员而言, “实践—学习—创新”三者彼此依赖、相互促进,在 “做中学”题项上的低分,明显反映了上海从业人员创新实践的弱势。
  年轻从业人员创新素养的优势得到印证
  按照斯蒂格利茨的理论,一个国家 (或企业)学习能力的决定因素之一是其年龄结构:年轻人通常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对学习也持更加开放的态度,他们也可能因面临别无选择而学习有助于他们成功的知识和技能;年轻人较少受到陈旧思想和做事方式的影响,这使他们可以在其擅长的领域创造全新的实践方法。
  年轻从业人员创新素养的优势在本次研究中得到了印证。26至35岁年龄段从业人员在各单项指标上的表现,均强于其他更年轻或更年长年龄段的成人。这一年龄段从业人员创新素养高于全体从业人员平均水平的情况。
  另外,在那些更能反映从业者创新素养水平的变量组合上,无论是年轻人或整体人群的表现,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其中,从事创新性学习活动 (题项 A+B,见上图)的几率尤其低下;比较而言,创新型学习策略 (题项C+D+E,见上图)上的表现略强。从事创新性学习活动方面的巨大劣势,导致上海从业人员在成为 “创新、策略型学习者”(变量 F,见上图)的比例也很低。
  这一调查结果意味着:要真正提高从业人员的创新素养,需要在参与创新性学习活动和使用学习策略多方发力。
  上海从业人员综合性创新素养与发达国家存一定差距
  与22个参与PIAAC测试的 OECD国家平均水平相比,上海具有创新素养者比例均较高的变量为A(“能与新产品、新服务同步”)和 E(“喜欢探究不同观点是如何达成一致的”);而在其余三个变量上,上海从业人员中具有创新素养者的比例,均低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其中B项 (能“做中学”)上的差距尤其明显。另外,在使用组合指标后,上海从业人员中具有创新素养者的比例,均明显低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这反映了上海从业人员综合性创新素养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进一步观察不同年龄段的情况,26-35年龄段具有创新潜质者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但上海年轻从业人员在综合 (组合)指标上的表现仍普遍低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
  为员工从事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创造条件
  虽然在不少指标上,上海成人创新素养与OECD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但就影响成人创新素养的因素而言,我们与国外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有许多相似的结论:
  1.从业者接受工作相关的培训会增加具备创新素养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工作背景 (如岗位性质、岗位对学历的要求等)的影响;
  2.成人学历越高,其具备创新活动/能力的可能性也越大;
  3.并未发现成人基本技能 (阅读、数学、信息技术条件下解决问题)对创新素养的正面影响。
  4.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创新素养具有很大的影响。
  这些发现意味着:为了更好促进从业者的创新素养,政府部门和雇主应该加大对员工终身学习、学历提升和培训的支持力度,同时还要不断丰富员工的工作内容,为他们从事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创造条件,如提供更多“做中学”的机会;让员工有机会将过去的经验和知识运用于新任务、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