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君浩院士:为留住人才,建议高校和产业园拥有“员工房”
发布时间:2018-06-07 报送来源:上海科技 上观新闻

房价较高是很多人才离开上海的一个主要原因。单位发房贴不解决问题,光靠政府建公租房、人才公寓也是远远不够的。我经常走过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发现校园围墙周边的土地非常空。这让我想到一个让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园留住人才的办法——推动其建设一批“员工房”,以优惠租金租给高校科研人员、产业园企业员工居住。这样能降低他们的生活成本,也能增加他们对单位的归属感。
  如今,上海闵行区、松江区等非中心城区有多所高校,面积都很大,比中国香港和欧洲很多高校的面积大得多。这么大的校区是否充分利用了?值得高校及相关部门调研,建议利用空闲土地建设一批教师公寓。目前,沪上高校的教师公寓数量是不够的,有必要多建一些,更好地留住科研人才。教师公寓的租金自然要比较低,而如果某位科研人员离开了这所高校,或购买了商品房,他就必须搬出公寓。
  由此可见,这种教师公寓的好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教师住进校内公寓后,不仅住房成本大幅降低,而且会有“家的感觉”,增加对学校的归属感。二是保证了人才的流动性,因为公寓居民都没有产权,离职或购买商品房后就要搬出公寓。


褚君浩院士接受记者采访。  

上海各个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周边,也可有一批为产业园留住人才服务的“员工房”。很多上海高科技企业反映,由于房价高、落户难和子女教育问题,不少骨干员工无奈离职,到其他城市生活。对企业发展来说,能享受人才计划的高端人才固然重要,但中端人才也很重要。企业用好几年时间把一些中端人才培养成了骨干员工,但最终他们无奈离职,这会伤企业元气。
  因此,建议相关部门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推动产业园在其周边地区拥有一批“员工房”,把企业的骨干员工留在上海。“员工房”还能降低交通出行成本,企业员工上下班会很方便,也能集聚产业园的人气,使上海更多的产业园演变为“科学城”。此外,还要有为产业园配套的好学校,解决员工子女教育问题。员工如果在某个产业园工作20—30年,能否以优惠价格把“员工房”买下来?相关部门也可加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