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差异化发展”获突破 业务量年增长六七成
发布时间:2018-03-16 报送来源:中国上海 解放日报

位于浦东国际医学园区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有块闪亮的招牌——“医改试验田”,2014年3月投入试运营后,以国内罕见的高端定位引起广泛关注。近两年,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差异化发展”之路渐行渐宽,业务量年增长六七成。个中奥秘何在,对申城高端医疗机构发展又有何借鉴意义?
  “高大上”遭遇“病人荒”
  按国际联合委员会标准设计建造,全程陪伴式门诊,24小时一对一专科监护,床护比1:2,建筑面积与病床数比220:1,超5星宾馆标准服务,50%绿化率,1万平方米苏式园林……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硬件设施和诊疗环境,即使放眼全球也属一流。然而“高大上”的同时,从开业起即面临“水土不服”的发展瓶颈。医院定位为营利性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不能使用基本医保。其医疗服务收费对标国际,为国外大医院的一半左右:普通门诊挂号费600到800元,手术费达一般国内医院两三倍。定价高企,位置却较偏远,周边环境开发不成熟。
  政策方面,上海曾有意将各大医疗机构的特需剥离,全部集中到浦东国际医学中心和虹桥国际医学园区,但最终没有实现;与三甲医院优势科室合作,将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打造为顶尖专家荟萃的“超级医院”的蓝图,也面临重重阻碍。
  普通患者来不了,高端人群更多选择市区三甲医院的特需服务,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某种程度上遭遇了“病人荒”,连续数年业务收入未达预期。
  2016年5月,拥有公立医院丰富管理经验的黄翼然出任新院长。公立医院的一套办院模式,显然在这里难以实现。经过反复思索论证,医院上下取得共识,持续发展的可行之路唯有将医院“平台化”:充分利用新推出的多点执业政策,将顶尖公立医院的专家资源融入国际品质的私立医疗服务,致力于服务全国乃至全球患者。
  千余一流专家多点执业
  平台化为面临人才和病人双重短缺的医疗机构拓展了新空间。“就好像做‘机场’,选什么样的‘航空公司’入驻,要动一番脑筋。”黄翼然说。大医院通常更重视外科,内科诊疗相对“弱势”,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就把引进的重点更多放在那些大牌内科医生身上,让他们在这里更有“获得感”。还有一些大专家极其热门,在本院一号难求,患者排队时间甚至要等半年以上。在本院无法再增加其门诊的情况下,引进他们多点执业,既提升了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品牌,也实实在在地满足了部分患者的需求。
  为多点执业专家的对接服务要做到既精细又专业。如某位风湿科专家在中心执业半天,通常看14到15个病人。中心特地安排了他以前的学生做助手,将这些病人的病史全部厘清,并从专业的角度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专家门诊时就节省了仔细询问病史的时间。而安排复诊、指导服药以及常见问题咨询,也都由助手包办,让专家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解决疑难杂症上。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还在国内率先试水“医生合伙人制度”。首期拿出全股本的10%,对那些贡献度大、认同医院发展理念和前景的院外专家,以自然人的身份、略低于市场价买入股份。目前已有近40个自然人拿到了医院的共享股份,如章建全医生集团、自由医生傅一山等,还有一些公立医院医生参与。“医生合伙人”不但获得医务劳动的收入,还能享受医院发展的红利。
  据统计,截至目前,有1000余位上海三甲医院的一流医学专家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开展多点执业,其中200多位专家常驻。
  做公立医院的有益补充
  有一个理念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被反复强调——“差异化发展”,即“公立医院做得多的,中心少做;公立医院不做的,中心多做”,将自己定位为公立医院的有益补充。
  比如仁济医院泌尿外科年手术1.8万台,如果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也大力发展泌尿外科,意义不大。于是其另辟蹊径,建立了北美男性健康中心,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准的规范治疗,解决患者的难言之隐。在肿瘤治疗方面,考虑到大医院在肿瘤手术的后续治疗方面有所不足,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就吸引这部分病人予以对症处理,以精细的服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按现行政策,绝大部分外国医生在公立医院只能从事教学与科研,不能临床开刀。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利用体制上的优势,只要经过备案注册的外国医生就可在此行医,并利用互联网开展远程会诊。当然引进的国外专家不能摆摆门面,而是真正有特色、且国内相对薄弱领域的专家。如与美国LAFace眼面部诊疗中心合作,专家团队每月从美国飞来开展眼眶眼睑整形手术。其他还有瑞士专家团队带来的人工尿道括约肌手术、“德国标准”的卒中康复模式等。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近年来通过会员制、打包价等优惠措施,对定价做了合理的下调。目前各单病种的总收费已与公立医院特需大致持平。
  在成本不增加的情况下,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去年业务收入增长了76%,首次完成年度指标;同时,近两年临床投诉为零。其平台化、差异化、国际化的发展经验,被业内认为对民营医院和高端医疗机构具有一定的样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