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育人的“50后”潮教授——记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海归教授邱夷平
发布时间:2016-10-18

在东华大学,纺织学院“50后”教授邱夷平是个红人。他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毅然投身祖国纺织教育事业。每年暑期,他都会带领师生奔赴国家纺织重地——新疆,为当地纺织企业把脉“疑难杂症”,助力纺织技术革新。同时,他又是校园里的“网络红人”,成了一位可以与“90后”聊得开、玩得来的海归教授。

  万里援疆倾心实践育人

  “一带一路”战略让新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作为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新疆纺织服装专业人才奇缺,基层干部和企业骨干纺织服装专业知识不足,阻碍着产业的发展。“敢不敢坐50多个小时的硬座火车,重走当年知青援疆路?”6年前,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邱夷平在网上的一声呼唤得到了学院师生的积极响应。由此,东华大学第一期援疆暑期实践团组建,在他的带领下,发挥学院纺织学科优势,拉开了科技援疆的大幕。
  第四期援疆团中有一支小分队深入南疆最偏远的和田地区,为当地两家维吾尔族同胞开办的地毯和针织企业送去实实在在的技术。小分队队员张弘强和李维同学将50公斤重的设备,从上海一路带到了和田市塔瓦热克地毯厂。这台名为地毯穿筘选纱提示装置的机器是邱夷平、马颜雪和印霞3位老师带着学生团队自主研发的,解决了地毯厂普遍存在的纱线人工穿筘效率低、易出错等技术难题。最伤脑筋的生产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地毯厂厂长乃比江笑得合不拢嘴:“这台机器太好了,解决了我的大难题,工人织地毯的效率至少提高了一半,太感谢你们了!”
  6年来,东华大学纺织专业共有30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参加援疆实践历练,海归博士、辅导员等60多名教师参与培训指导。师生们在当地开设培训课程近百门,培训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基层员工2000余人;编撰《新疆纺织产品升级换代路线图》,撰写《中国新疆轧花工艺现状和发展调研报告》等14篇报告和论文,开展《新疆纺织品的出口情况》等7个专项课题研究;参与《新疆棉花机械采摘与人工采摘品质差异分析与改进研究》等三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与新疆鲁泰丰收棉业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将纺织科技特色援疆落到实处。
  “援疆暑期实践团的根本目的还是育人。”谈及6年来的点点滴滴,邱夷平说,他最看重的还是这段特殊的社会实践经历给学生和老师带来的成长。他自豪地晒出了成绩单:6年来,从援疆暑期实践团走出来的教师中就有1名“天山学者”、2名“扬帆计划”学者和3名“浦江学者”。

  虚心请教践行“互联网+”

  学生在哪里,育人工作就应该做到哪里。在日常的教书育人过程中,网络成了邱夷平实践育人的新阵地。邱夷平4次被学生评为东华大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在学生眼中,他是一位可与“90后”聊得开、玩得来的“50后”教授。
  当人人网在校园里风靡一时,邱夷平就在人人网上发表日志,空间访问量近12万人次,好友3500余人,不少日志被转载数百次,分享逾千人次。如今,易班、微博和微信成为学生的网络“新宠”,邱夷平又在这些新兴平台上开辟了“网络阵地”。在网络上发文章、跟帖、更新朋友圈,已成为他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
  其实在2009年前,邱夷平还置身于“网”外。那一年,他的一门专业课《纺织材料学》在校园网上亮相,不料竟一炮打响。“原来对时下的大学生来说,网络竟有如此力量!”邱夷平从此开始关注网络。刚看到“打酱油”“俯卧撑”等网络用语时,邱夷平完全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他便虚心向“小盆友”们请教,渐渐贴近了学生的思维方式。网络上,学生的疑问每帖必回。邱夷平总会设身处地考虑学生最关心的就业、升学、出国等问题,为他们细致分析、排忧解难。
  张琳婕是纺织学院毕业生,她入校不久就收到了邱教授在网上给她发的生日祝福。“这是我在大学里收到的第一个生日祝福,而且是邱老师发的,这让我非常感动,一下子让我对学校充满了归属感。”每每遇到学生生日,邱教授都会根据网络上的提醒,及时发送祝福,“这只是轻触一下鼠标的举手之劳,但对于收到祝福的学生而言,或许这就是一份被关注和重视的幸福感。”
  在他眼中,网络不仅仅是单向教育学生的渠道,更是一块可以辩论、争鸣的土壤,只有观点的交锋,没有身份的高低。参与“辩论”的学生写道:“很高兴能与邱老师讨论一番,他是我们最喜欢的网络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