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三周年外高桥实现角色转变
发布时间:2016-09-12 报送来源:浦东时报

赏世界名画、品全球美酒、第一时间拿到最新进口跑车、在网上就能跨境并购……随着自贸试验区三年试验期即将到期,一系列的“变化”在外高桥片区——这一国家战略最早的承载体内“发酵”。
  最新数据统计显示,上半年,外高桥保税区完成商品销售额6293亿元,同比增长1.5%;工业总产值247亿元,同比增长5.6%;进出口总额3026亿元,同比增长2.4%;税务部门税收308亿元,同比增长6.8%;吸引合同外资115.48亿美元,吸引注册内资1721.78亿元,新注册项目3372个;跨境人民币结算额5363亿元,同比增长40%;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收支总额2474亿元,同比增长1.2倍;境外投资项目数282个,同比增长32%;中方对外投资额124亿美元,同比增长42%。
  截至目前,外高桥保税区集聚了跨国公司营运中心217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8家,亚太运营商企业42家,浦东纳税百强企业34家。
  这样的发展态势,与园区开发者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密不可分。该公司不忘的是初心:“让客户具有获得感”;改变的是其“角色定位”:从自贸区开发商、运营商、服务商,转变为创新的自由贸易园区运营商和全产业链集成服务供应商。最终,以自由贸易园区为基础载体,打造全球产业投资的摇篮和乐园。
  从各自为政到合力前行
  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2015年首个启动的浦东国企改革企业,同时,又承载着自贸区和科创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改革后的外高桥集团股份,在内部管理和运营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四大板块的“各自为政”,转变成产业创新、平台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这三驾马车的“合力前行”。
  简单来说,以往,外高桥工业地产的物业服务、商业地产的城市化服务、贸易物流的产业服务、园区配套的其他增值服务四大板块虽然专业化能力都很强,但整合服务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转型后,则需要集聚集团系统内各个板块的合力。
  以最直观的商业模式创新来讲,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确定,要依托自贸区的客户、产品资源,发挥前店后库、跨境贸易、平行进口、进口商品直销等功能优势,走自贸特色的主题商业之路。“这就需要我们工业地产板块的客户资源和解决方案,贸易物流板块的渠道优势和成本优势,商业地产板块的优质物业和周边配套等等,整合起来打造一流的城市化生活商业配套,从单一的产业园区向多功能的生产、居住、服务、消费等多点支撑的城市型经济转型。”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宏表示。
  启动国际化发展战略
  如果三年前,有人说外高桥地块会成为一个商业热点,估计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个笑话。而如今呢?火起来的不仅仅是进口食品,还有平行进口汽车、高端服务等,同时这里更是集聚了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科技研发和检测维修服务类跨国企业,形成了四类具有区域特色的跨国公司科技创新生态群落。如以美光半导体、马瑞利为代表的制造提升型;以大赛璐、卡尔蔡司为代表的贸易拉动型;以美国药典、香港标检为代表的服务带动型;以药明康德、良润为代表的离岸服务型等。
  随着自贸区建设进程的加快推进和能级不断提升,未来在金融管制、海关监管、税收优惠、航运管理等各领域还将不断推出创新政策。而集团已做好了新的部署:启动国际化发展战略,转型升级为跨国公司全产业链集成服务供应商,形成与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相适应的贸易物流枢纽,搭建与浦东新区塑造全球城市核心区相匹配的平台网络。具体举措包括:增强区域对企业的粘合度,推进以产业能级提升为代表的二次发展;搭建全方位服务平台,如进出口贸易、境外投资等;深化产城融合,打造核心区域升级版等。
  “在自贸区背景下,我们加快了与国际自由贸易园区接轨的速度,下一步工作的核心,仍将继续聚焦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更精细化的服务。”刘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