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农业优秀人才——卢春光:坚持,从平凡走向典范
发布时间:2016-06-28

卢春光,是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也是全区公认的动物疫病防控领域的技术骨干。作为一名“80后”普通专业技术人员,卢春光靠着一份对工作的坚守和执着,在踏上工作岗位的13年中,不断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先后获得国家、市、区级各类荣誉31项,为金山的养殖户创造了数不清的效益,被养殖户们亲切地称为“青年老专家”。
    坚定,从春华到秋实
    对于卢春光来说,“青年老专家”的称号并不是一开始就伴随着他的,而是靠他常年在一线工作中不断积累起来的,靠满身的臭气和一滴滴汗水浇灌出来的。8年前,卢春光从生猪屠宰检疫岗位调至养殖技术服务岗位,独自第一次去养殖户家里出诊,就遭到“当头一棒”。因为场里死了猪的养殖户心里很急,想请老专家进行诊疗,结果来的是个小青年,他感到很不放心,心急之下请了另外的老专家进行诊治。虽然最后得出的诊治方案与卢春光的方案是一致的,但群众对自己能力的不信任,让卢春光暗暗下定决心要不断勤学苦练,提升专业技能。工作时,他跟着老师傅下基层提升实践技能;周末,他在猪舍蹲点了解猪场的实际情况;同时,他还注重进修专业知识,考取了在职研究生并取得硕士学位。正是靠着坚持不懈地努力,卢春光在养殖饲养管理技术、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动物疾病诊疗技术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也使自己逐步成为本职岗位的内行、能手、专家。最终以一次次成功的诊治换来了“青年老专家”的美誉,也逐渐得到养殖户们的认可。
    坚持,用科技增加养殖效益
    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卢春光还注重将各种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于基层养殖场,从最早的雨污分离、产房限位栏饲养、保育舍高床饲养、分阶段日粮配制等高效高产技术,到近几年的干湿粪分离、养殖场有机肥生产、益生菌无抗养殖等环保养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使养殖场的理念、技术和经济收益都得到了提升。2013年,他在张堰镇2个猪场开展了水碗饲喂技术的示范应用,大大降低了猪场用水量,也相应减少了污水的排放量。通过益生菌养殖技术的应用,养殖场内空气得到改善,臭味大幅下降,而且由于肠道菌种环境的优化,猪群料肉比得到提升,猪群抗生素使用不断减少,提升了肉品质量。有机肥生产技术的应用,使原来每吨花15-20元处理的干粪转变为每吨收入500元的有机肥料。不仅如此,为了让更多的养殖户接受这些新技术,他在金山区科技入户工作中率先采用和探索“农民讲堂”新型农技推广模式,目前已有2个农民讲堂成功运作。他不断地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成效,一次次精心准备的技术培训、一次次反复耐心的上门指导,换来了养殖户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养殖环境的日益改善和养殖收益的日益增长,也换来他心中的一份踏实和平静。
    坚守,以苦为乐
    兽医的工作既脏又累,不仅要承担着酷暑天里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解剖死猪的辛苦,还要经常面临着被动物伤害的危险,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份工作。但是,卢春光以苦为乐、苦中作乐,在这条战线上坚守了13年。2011年,狂犬病强制免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他连续两个多月没休息一天,一周7天中他至少有一半时间要到晚上9点之后才离开单位,早上7点不到又已赶往单位开展制证工作。在那段时间里,“家”几乎成为了“旅馆”。2013年国庆节前后的那场暴雨过后,他立刻想到枫泾一家专业户养殖点排水系统较差,生怕灾后出疫情,第二天不顾路面上全是积水,赶到场里指导排水、消毒和猪场保健工作。金山区车改之后,公务用车没有了,但卢春光经常携带病料样本,开着自己的私家车走乡串户,出入全区各个养殖场,从不计较、从未抱怨。“把困难和压力留给自己,把满意和方便留给群众”,这句朴实的人生信条,卢春光用实际行动践行了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