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文化发展 “十三五”规划 (2016-2020)
发布时间:2016-05-03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时期,是上海基本建成与“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冲刺阶段,是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攻坚阶段,也是杨浦抢抓机遇,在推进知识创新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基础上打造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阶段。为推动区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据《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实施意见》、《上海市杨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上海“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杨浦区文化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杨浦区文化建设坚持以“传承、凝聚、创新”为理念,以传承“三个百年”文化底蕴为宗旨,以“三区融合、联动发展”为支撑,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发展,着力推进文化品牌项目纵深发展,着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持续发展,着力推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着力推进文化产业跨跃式发展,着力推进文化人才队伍良性发展,切实把文化建设贯穿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全过程,努力推动各项文化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主要成绩
1.市民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稳步提升。坚持把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通过组织开展“同城响应行动、满意窗口行动”等蒲公英八大行动,“随手公益、时时积德”活动,社区“睦邻守望”志愿服务活动,“杨浦好儿女”评选活动等,建立完善了志愿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获得2013版上海市文明城区称号和全国文明城市(区)提名资格,初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精神文明创建体系和基本格局。
2.区、街道(镇)、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基本形成。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完成改扩建工程,建筑面积分别达到7445.74平方米和11350.05平方米,覆盖全区12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含分中心),总建筑面积为54959平方米,打造300家“市民乐园”,实现公共文化设施100%免费开放。
3.文化品牌项目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管乐艺术节”、“百姓艺苑”、“军地文化圈”、“市民艺术大展”、“上海大学生旅游节及都市森林狂欢节”和“世界极限运动大赛”等已逐渐发展为既具有区域特点、又深受群众喜爱的文化品牌项目。文艺创作活力不断增强,21部(人)获市级以上优秀群文作品奖和优秀个人奖。
4.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全区拥有文物保护单位、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0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区级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3处。大力推进非遗文化工作,全区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2项,其中国家级3项,市级7项,区级2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3个。
5.文化创意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十二五”期末,区文化创意产业预计总产出约400亿元,增加值近130亿元,占全区GDP的比重约达8.5%。重点优势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建筑设计产业集聚水平始终处于全市领先地位,在规模数量上占明显优势。以环同济设计创意产业集聚区、创智天地等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凸显。文化创意载体面积不断拓展,目前已建和在建的文化创意园区共有16个(建成14个、在建2个),建筑面积约88万平方米(不包含环同济集聚区的建筑面积)。
6.文化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落实政务公开,严格依法行政,完善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确保行政审批公开透明、廉洁高效。梳理权力清单,优化审批流程管理,实现窗口服务零投诉、行政审批零差错。完善文化市场监管机制,促进行业协会自律,确保文化市场运行有序。
(二)存在问题
1.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表现为缺乏标志性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也有待优化,产品供给不够均衡和丰富,服务手段信息化程度不高等,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2.区域文化发展定位有待进一步明晰。与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先进文化弘扬地”的目标存在差距,品牌形象不够突出,已有文化活动、文化项目的品牌知名度、国内外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三个百年”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利用尚显不足,区域文化氛围仍有提升空间。
3.文化创意产业能级有待进一步提高。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效应有待培育,载体产出效益有待提升,区域特色有待彰显,产业人才瓶颈有待突破,产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4.文化建设社会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比较单一,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广度和力度都有欠缺,亟需加大培育和引进社会组织的力度。
5.大文化发展格局有待进一步确立。区内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缺少长效机制保障,跨部门之间文化共建共育的合力作用尚需大力加强。文化人才队伍的引进培养存在一定制度障碍,还不能完全满足文化发展的需要。
《上海市杨浦区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共提出14项主要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6项,预期性指标8项。至“十二五”期末,完成约束性指标4项,预期性指标7项。(详见表一)
二、“十三五”杨浦区文化发展的形势背景
从国家层面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形势下深化文化领域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从上海市层面看,“十三五”时期是上海文化改革发展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要为上海当好排头兵和先行者、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上海市“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文化要素集聚、文化生态良好、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文化英才荟萃、文化交流频繁、文化生活多彩的国际文化大都市。”
从文化发展规律层面看,“十三五”期间,均等化、标准化、综合化、信息化、社会化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构建覆盖城乡、实用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国家战略目标;文化与金融、科技、教育、旅游、商业等实现深度融合互动,是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互联网+”成为推动文化资源进一步整合、文化服务进一步均衡、效能进一步提高和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探索社会化和专业化管理运行机制,通过公共文化服务、运营、建设主体的多元化激发社会活力,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
从杨浦区层面看,“十三五”时期是杨浦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关键时期。九届区委十一次全会提出2020年前建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平台完善、创新企业汇聚、创新人才云集、创新文化活跃、创新引领能力较强、创新服务便捷、创新氛围浓厚、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城区。文化建设既要补齐民生短板,增强市民幸福感,又要发挥软实力重要支撑作用。
三、“十三五”杨浦区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根据上海市基本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战略规划,坚持依托“三个百年”,深化“三区联动”、“三城融合”,全面提升杨浦文化软实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大力提升文化创意产业能级,进一步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为杨浦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二)方针原则
━━━以人为本与“以文化人”相结合。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为立足点和落脚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市民文化素养。
━━━文化事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将文化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有机结合,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社区文化融合发展,丰富文化事业发展内容,拓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
───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既要将文化工作放在“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进行统筹谋划,不断加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又要突出重点、狠抓亮点,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均衡发展与特色发展相结合。以最大限度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前提和基础,兼顾杨浦实际和未来发展,创新思路,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优化存量与开发增量相结合。既优化文化资源存量,注重内涵发展,又顺应新趋势新要求,建设新设施、开发新功能、采用新技术、增加新内容、培育新主体。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力争在“十三五”期末把杨浦建成更高品质的国际文化大都市中心城区,成为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创意文化引领区。成为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文化氛围更加浓郁,文化市场更加繁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历史文化传承更加生动,文化产业更加发达的先进文化弘扬地。
围绕一条主线───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万众创新示范区;
立足一个动力───把改革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战略基点和前进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力为中心环节;
突出一个主题───以创新文化、历史文化、都市文化为主要内容,全面提升杨浦文化软实力。
2.主要指标
 
四、“十三五”杨浦区文化发展空间布局

五、“十三五”杨浦区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1.以创建成全国文明城区为目标,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3.弘扬志愿精神,提升市民的道德素养。
(二)优化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
结合区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按照“新建一批,完善一批,拓展一批”的思路,以音乐厅、剧院、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建设项目为重点,至“十三五”期末,力争实现全区公共文化设施常住人口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达到0.18平方米。
1.积极推进“一带”“两圈”建设标志性文化设施。
2.建成完善区域“多点”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3.实施商旅文体融合发展计划。整合区域资源,盘活和开辟多个中大型公共文化活动空间,以挖掘文化内涵为基础,提升城区人文品位。
4.大力促进区域单位文化设施、文化资源的互惠共享。
(三)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精神,以市民公共文化需求为导向,在保证公益性、基本性、便利性、均等性的基础上,提供健康、多元、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构建与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2.优化公共文化产品配送机制。
3.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
(四)扩大文化品牌影响力
1.优化存量文化活动品牌
2.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增量文化活动品牌
(五)努力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1.加大文物资源保护工作力度
2.加大文物资源传承力度
(六)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综合竞争力
1.健全产业生态体系
2.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3.推进产业载体建设
六、“十三五”杨浦区文化发展的重点工程
实施“打造一个品牌”、“搭建一个平台”、“实施一个战略”等三大重点工程。
(一)打造“创新杨浦”文化品牌
(二)建设“文化上海云杨浦子平台”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三)实施“文化创新驱动力”战略
七、“十三五”杨浦区文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强化财政保障。
(三)注重队伍建设。将各类文化人才的引进及培养纳入区人才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加强文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和使用,一方面注重培养既熟悉政策、又了解市场规律的复合型党政文化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对专业艺术工作者、文化志愿者、基层文化骨干三支队伍的建设。组织开展基层群文培训、文化人才培训等,提升人才综合素质。
(四)完善考评机制。提高文化指标在综合考评中的比重,把文化工作纳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确保文化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科学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