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人力资本成第一动力
发布时间:2016-04-21 报送来源:解放日报

26年前的今天,浦东开始开发开放。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一份《关于新常态下浦东新区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的分析报告》出炉。报告指出,今天的浦东人力资本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贡献率首次超过物质资本。

正在全力推进自贸改革的浦东,近日又被赋予了上海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的重任。26岁的上海浦东新区迈入改革开放新阶段,努力为全国和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探索一条新路。

动力结构实现反转

翻看这本分析报告,不难发现,浦东开发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历经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开发开放初期,从1990年至2000年。这十年间,浦东GDP年均增速达到20.3%,其中物质资本存量年均增速高达20.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2.4%。与此同时,人力资本年均增长仅为0.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这段时期,浦东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第二阶段是新世纪之后,从2001年到2008年。随着浦东开放型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外资技术溢出促进经济发展,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升级,服务经济贡献率持续加大,浦东经济发展结构出现新变化。这段时期,物质资本增速回落至4.8%,对经济贡献率降至19.3%。与此对应的是,人力资本贡献作用逐步提升,年均增长率提高到4.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上升到12.6%,首次达到两位数。

如今到了第三阶段,动力结构实现反转。2009年以来,浦东物质资本投入增长率为4.5%,贡献率为25.7%,而人力资本年均增长率达到9.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快速上升到35.4%,高端人才集聚带动的经济增长首次超过了对投资的依赖。

上海市委常委、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主任、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表示,“动力切换”表明内需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技术创新从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化,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这是浦东“二次创业”的重要任务。

两大国家战略推动

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动力切换”,既有外部压力的推动,但更重要的是对改革迫切性的内在认识。因改革而生,也因改革而兴的浦东,清楚肩负的时代使命。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一项关乎全局的国家战略正式启幕。两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上海自贸区通过建立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导向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探索实现“四大制度创新”,各项改革任务全面推开,改革效应正逐步显现。

2015年4月27日,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扩区,在原来28.78平方公里的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基础上,又扩展到了陆家嘴、金桥、张江三个片区,上海自贸试验全面开启“2.0时代”。自贸扩区后,上海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领域为改革开放积累新经验、探索新路径。深耕自贸区这块制度创新的“苗圃”,浦东始终牢记国家战略的试验任务,向更难、更险的“改革深水区”迈进。

上周,国务院正式印发《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案》。《方案》提出,上海要着力将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一体部署、一同推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对此,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态度非常明确,就是要举全市之力加快科创中心建设,要聚焦张江核心区,全力以赴推进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上海将集中力量把体现国家战略的大科学装置、大科学研究中心、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和各方面创新资源聚焦到张江,建设能够代表国家水平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国家实验室,探索建立国家科学中心的管理新体制,迅速把国家科学中心做实做强、做出影响。

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是浦东承接的又一项重大国家战略。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孙继伟表示,浦东作为上海科创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和“双自联动”承载区,将对标国际领先水平,努力成为全球创新链条的重要节点和世界级的高科技集聚区。从规划、功能、产业、环境等方面入手,努力打造生态环境最优美、配套设施最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最健全、产业和功能集聚最高端、文化氛围最活跃、创新创业氛围最浓厚的科技城。

目前,科技城的蓝图已经绘就。“十三五”期间,浦东将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一批全球顶尖科学大师和优秀科研团队,形成一批初具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性科技成果。

市场主体更有获得感

上周,全球第一大国际船舶管理公司威仕船舶在浦东陆家嘴注册成立的新公司正式开业,此举弥补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一大空白。下转7版(上接第1版)

国际船舶管理业是航运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业务渗透范围广泛,与航运保险、航运融资租赁、船舶维修、船员培训等行业核心要素均有很强的关联性。以一艘作价5000万美元的船舶为例,其年度船舶管理费用仅15万美元左右,但其所需的物料采购、船用补给、生活用品、加油等消耗费用达300万美元,由此带动的海员培训和外派、船舶维修、备件供给、航运保险等配套环节产生的费用更是高达十几倍。威仕的落户标志着全球顶尖航运服务企业对浦东市场环境的充分认可。

创新驱动核心内容在于制度创新。沈晓明说,浦东必须跳出习惯思维的束缚,从国际惯例、市场主体的角度重新审视改革,找出真正的难点瓶颈,持续发力,做到“一子落而全盘活”,让企业在制度创新中真正有获得感。

4月1日,备受关注的“证照分离”试点在浦东全面展开,试点涉及116个行政许可事项,按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告知承诺、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强化准入管理等5种方式进行改革试验,以解决企业“办证难”问题。对于一些企业来说,今后只要承诺符合审批条件,且提交相关材料,即可当场办理许可证,从事相关经营活动,进入市场的门槛大大降低了。

“证照分离”试点缓解了“办证难”问题。但当办证容易甚至不用办证之后,监管能不能跟得上?浦东新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蒋红军介绍,探索建立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是此次“证照分离”改革的又一个重点。“目前,浦东各相关部门,对116个行政许可事项,从诚信管理、分类监管和联合惩戒等方面,已经逐项制定事中事后监管方案和实施细则,预计5月份正式确定后实施。”他还透露,今后浦东新区层面所有461项行政审批事项,都将参照“证照分离”试点经验,实现改革的全覆盖。

一个放得开,又管得住的市场新格局,正在浦东逐渐形成,这是更多市场主体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