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鸿元:一直走在实业报国的大路上
发布时间:2016-03-08

   

 

在虹桥临空经济园区,“藏”着一家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船舶)和设备研发及生产的企业——上海瑞华集团。就是这家看起来很普通的企业,多次荣获“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著名商标”、“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等,是最早进入“双电混合”技术研发的企业,在新能源领域成为领跑者。

归来赤子,实业报国

1992年,帅鸿元放弃瑞典优越的生活环境,举家回国创业,成立第一家企业——上海瑞华电器有限公司。对于帅鸿元这个重大的决定,即使是他的家人当时也不能够理解,为什么放着好好的舒服日子不过,要回国重头做起。“我是不甘平淡的人,我想做的事情在瑞典没办法做到。一个人,一生当中想做的事,却没有机会做,是最大的痛苦。”妻子被他这一番心里话打动,最终决定陪伴帅鸿元回到国内。当时,正值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帅鸿元相信,自己只有回国发展,才能真正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尽一份心;只有融入祖国改革开放的浪潮,才能在更大的舞台上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梦想。

也许是因为所学的专业的影响,帅鸿元一直以来,就有一个实业报国、振兴民族工业的理想。在国外生活的几年时间,让他看到中国在工业电气自动化方面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他下定决心要把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引入中国,创出自己的品牌。1992年,他一回到国内,就创办了第一家中瑞合资的瑞华电器有限公司。成立企业之后,帅鸿元便一头扎进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他抓准零部件控制这一国内空白点,着力考虑如何缩小中国在工业电气自动化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帅鸿元一方面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一方面带领自己的本土团队,研发有中国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并创造出自己的品牌。短短的20年间,帅鸿元的企业从一家仅有1000平方米厂房的小企业发展为集技、工、贸为一体的上海瑞华集团。如今,瑞华集团形成新能源纯电动汽车(船舶)、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微网储能、动力系统核心零部件及新能源客车服务五大支柱产业,在临空经济园区建立了14500平方米的瑞华研发楼,在嘉定区南翔镇拥有36.6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

投身环保,大胆创新 

进入新世纪,正当瑞华集团的各个产业都处于蒸蒸日上的发展阶段,帅鸿元领导下的公司管理层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向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军!要研制出一款能替代石油、减少污染的低能耗、零排放汽车动力系统,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对城市环境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如今,新能源汽车已不是什么稀罕物,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但在10多年前的中国,要制造新能源汽车似乎还是一件遥远的事情,类似的课题还只出现在学术论文或实验室里,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意味着会遇到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和困难。但帅鸿元认准的路就会义无返顾地走下去。这种自信来源于他对企业发展形势和行业走向的精准的分析和研判。说起10几年前这个超前大胆的决定,记者面前的帅鸿元露出自信而灿烂的笑容,“从企业自身发展角度来说,当时,以做自动化控制系统起步的瑞华集团,经过近10年的努力,已经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展空间并不大;从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来看,中国已成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必须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从环保的角度来看,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要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而只有纯电动的汽车,节能减排的效果最好。”

于是,为了圆他的新能源汽车梦,帅鸿元带领公司的技术团队投身到纯电动车这个全新的领域。他曾经为了一辆旧的电车,花了两年多时间才找到一家公交公司愿意卖给他;为了测试电池,他带领他的技术团队几乎尝试了所有类型的电池;为了解决一般电动车持续力和爆发力不可兼容的难题,他和他的团队想到了“电容+电池”模式。

2001年,瑞华集团终于研制出了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核心“电池+电容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总成”。该动力系统实现了汽车零排放、无污染、无噪声的目标,使用和维护成本仅为普通燃油汽车的1/5,技术水平填补了国内外汽车电代油领域中的空白,申请专利100多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53项,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截至2014年底,配备瑞华双电耦合技术的客车在全国已累计投放超过2000辆用于商业运行,运行区域遍布上海、合肥、成都、海南、大连、哈尔滨等十余个城市和地区,市场占有率超过60%。其中,上海市公交车运行400辆,覆盖54条线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09年的大连达沃斯论坛,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都能看到瑞华集团新能源“双电”客车的身影。

帅鸿元的新能源梦还在继续,他的新能源道路也越走越宽。这一次,他把目光投向了新能源船舶。从2012年开始,瑞华集团采用超级电容+动力锂电池的储能技术,对传统燃油船舶动力系统进行改造和改建,成功研发出新能源绿色环保“双电船舶”。今年1月,由瑞华集团研发的国内首艘500吨级电动运输船顺利完成重载试航。

热心公益,感恩社会

取得事业成功的同时,帅鸿元始终把服务祖国、回报社会作为自己的一种责任,把以利济世、以义取利作为华商应该具有的品德。

多年前,一段帅鸿元帮助一患病研究生的佳话通过电波在上海流传: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位研究生不幸患上了尿毒症,每天都要做血透,开销很大,这位患病的研究生参加工作时间不长,还曾回老家休养,医保没有交全,就医困难。帅鸿元是一个爱惜人才、善用人才的企业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广播中得知这位研究生的遭遇后,主动联系到他,帮他补交了医保,并且还吸纳他为公司的员工。几年后,这位得到救治的研究生病情好转,来到帅鸿元办公室告别,因为他找到了和他的专业对口的工作。帅鸿元能够理解,他勉励这位研究生“走你自己的路”。到如今,工作再忙,他还和那位他曾帮助过的研究生保持着联系。

帅鸿元的心还牵挂着更多遭受不幸的人们。2003年“非典”期间,他向上海市民政部门捐赠了20万元人民币;“汶川”地震期间,出差在外的帅鸿元一回到上海就捐款20万元;2007年、2011年,他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唯爱天使基金”分别捐款20万、25万元;他还每年积极参与临空园区扶贫帮困助学活动……

由于帅鸿元的贡献,他本人曾荣获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国务院侨办授予首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上海市科技创业领军人物、上海领军人才、长宁区节能先进个人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