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才引领跨越路 悬壶济世慰苍生
发布时间:2016-03-07



    她,圆脸短发,长相清秀,双眸炯炯有神,为人处事言必信,行必果。她,意气风发,年纪轻轻就被破格晋升为教授,一路斩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她,在消化学界、内镜学界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她是谁?她,就是徐萍,现任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副院长,消化疾病临床诊治中心主任,曾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第五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自20087月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空降”到松江区中心医院,徐萍教授就带领着她的年轻团队攀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如今的消化中心,病房经常是“一床难求”,许多松江周边的患者也会慕名而来。

“让我的病人都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服务”

认识徐萍的人都会有这样的评价:做事雷厉风行,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刚到松江,徐萍就暗下决心:“我一定要让我的病人都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服务。”

短短数年间,徐萍积极开展了本专业诊疗新技术,如ERCP、消化道疾病超声内镜诊断、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以及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等各种高难度的内镜治疗,填补了松江此专业多项空白,使科室整体医疗水平达到了三级医院水平。

徐萍常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站在区中心医院的平台上,不能只固守于松江第一,还要在局部领域勇争上海同级医院领先。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要建一个由内外科病房、内镜中心、门诊三部分组成的消化疾病临床诊治中心!在上级部门和医院的大力支持下,201010月构想很快成为现实,这个消化中心在传统消化内科的基础上将胃肠胆胰外科并入该中心,使基础和临床、内科和外科得以完美结合,中心的创立既是一个医疗模式上的创新实践,更是为消化病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还记得今年2月的一个夜晚,医院退休的张主任一家其乐融融,正在共进晚餐,张主任的老伴周阿婆熬了一锅香浓鲜美的鱼汤,欢笑的交谈被周阿婆的呻吟声打断。原来,周阿婆喝鱼汤时专注于家人的聊天,没留意鱼汤中的鱼骨,一口下去哽在咽喉,感觉像刀割样疼痛。望着老伴痛苦的表情,张主任虽然是资深专家也束手无策,马上被急送医院,各相关科室急会诊,CT提示鱼骨呈片状长方形,2.5*1.5CM,边缘锐利,停留在咽喉食管交接处,五官科喉镜检查哽在喉部的鱼骨仅露出头端,试过多种方法无法取出,每次尝试周阿婆都痛苦不已,让张主任及家人心急如焚;外科会诊后也认为暂时无法手术;最后问题被摆在消化内科值班医生面前,大家都感觉压力山大,徐萍院长接到下级医生的汇报后,不顾连日来的劳累,马上赶到医院胃镜室,俯身安慰检查床上身体虚弱无力,脸色苍白,发出疼痛呻吟声的周阿婆,稳定她及家人的情绪;亲自和麻醉医生沟通无痛急诊胃镜的配合及注意事项,在麻醉医师的积极配合下,徐萍院长亲自出手,根据鱼骨的特殊形状调整胃镜先端帽,然后轻柔进境,用先端帽顺应鱼骨的轴向,巧妙地支撑起鱼骨周围的组织,使鱼骨锋利的边缘从水肿的喉部及食管黏膜中解放出来,在护士的密切配合下3分钟取出鱼骨。问题迅速解决后,张主任和家人泪水涟涟,再三感谢。“没什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徐萍安慰地说到。诸如此类的病例,不胜枚举,中心的成立,让中心医院消化科就诊的病人真正享受到了三级医院的服务。

 

“用心对待每一位病人”

“要用心对待每一位病人。”是徐萍最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因为还有什么比患者及家属的微笑更令医护人员感到欣慰的呢?生命重于泰山啊!”

某夜,一个紧急的电话让徐萍还没吃上一口晚饭,便心急火燎地赶回内镜中心。原来,急诊刚收治了一名77岁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患者表现为持续上腹痛、寒战、高热、黄疸,血压偏低,已出现明显神志改变,生命岌岌可危。病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徐萍仔细分析病情,决定为患者实施急诊ERCP+鼻胆管置入术,解除胆道梗阻。此时患者已经意识模糊,不能配合,实施手术,风险极大,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但徐萍毫不退缩,率ERCP小组,凭借其精湛的技术,仅用十几分钟便成功放置鼻胆管,引流出大量脓性胆汁,顺利完成了中心医院首例急诊ERCP,挽救了病人宝贵的生命。徐萍率领的这支ERCP小分队在死神手中已抢下众多患者,并逐渐成为松江地区胆胰急症患者的守护神!

“感谢你徐萍主任,幸亏你们发现得早,否则,后果……”周阿姨在电话里侃侃而谈,情绪和几个月前已是迥然不同,阴霾一扫而光,完全是一个拥抱阳光的幸福阿姨!原来周阿姨当时因中上腹不适来就诊,于门诊行胃镜检查提示胃窦体交界处后壁见一小病灶,消化中心的医生怀疑早期胃癌,但病理不予支持,经徐萍主任反复劝说,患者先后接受3次胃镜复诊,最后抓到真凶:胃黏膜内癌。遂于消化中心行外科手术治疗。由于发现得早,周阿姨的预后很好。目前,消化中心已诊治数百例消化道早期癌,均取得满意效果!

徐萍正是凭借自己的“用心”,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病人的生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医者的大爱与精诚。“跟着我干,就要拼命”。

徐萍在松江中心医院是公认的第一号“拼命三郎”。虽然她是中心的头号人物,但经常和手下的年轻人一起加班、吃盒饭,很晚才回家,当早班护士开始抽血的时候,徐萍已经在病房查看重病患者了。她的女儿抱怨说“我妈妈是披着繁星回家,迎着朝阳上班,见一面都难!”她的办公室晚上总是灯火通明,就连来中心实习的学生也几乎无人能在实习期间悠闲地度过周末。

去年,中心医院举行医护人员的孩子体验日活动,让医护人员的孩子当一天医生、护士,徐萍毫不犹豫就给女儿报名参加,虽然女儿已经上大学,并没有学习医学专业,但是她还是鼓励女儿去体验。活动的当天,女儿体验了手术室、ICU,更长的时间待在妈妈每天工作的内镜中心,“小时候经常抱怨妈妈,长大后虽然理解妈妈的工作辛苦,可是从未亲自体会到这份辛苦,妈妈实在太不容易了。”女儿感慨地说。

很多人说,跟着徐萍干活太累,不管是做业务还是搞行政,她都要求一流。正是她的“紧逼”,逼出了消化中心2个病区月收治住院病人超400余人次,日门诊量超400人次、内镜年总例数超过25000人次的“天文数”纪录;逼出了医疗新技术项目数十项;逼出了跻身于“松江区青年知识分子后备人才”、“院优青计划”、“松江区科技新秀”、“松江区医苑新星” “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 “上海市优秀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等科内一批医疗科研骨干。科室2014年荣获“上海市工人先锋号”,2013年荣获 “松江区优秀班组”,2011年获“松江区青年文明号”,获2007-2009年度松江区“先进集体”,连续6年被评为院“先进科室”,连续4年被评为院“学习型科室”。

 

“医学事业,就要不断进取勇攀高峰”

徐萍不光对团队要求高,自身的“拼命”也是出了名的,她在2005年赴澳大利亚学习双语教学,2006年赴德国汉堡大学医学院内镜中心学习。“既然选择了医学事业,就要不断学习深造。”她是这样说的。现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项目、上海市卫生局局级科研项目等五项课题。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松江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拥有20年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经历的她,被戏称为“消化中心女掌门”,有丰富的消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疾病的诊治经验和精湛的内镜技术,特别擅长内镜下各种治疗、ERCP和超声内镜操作。开展了重症急性胰腺炎个体化综合诊治、消化道早期癌的内镜诊治、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并胆道休克的内镜下微创诊治、胆胰疾病(胆结石、慢性胰腺炎等)内镜微创诊治、食管狭窄及食管气管瘘内镜下支架治疗、超声内镜弹性成像在胰腺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消化道巨大腺瘤和良性病变的内镜下治疗等多项新技术,填补松江区本专业多项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