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才政策一网通查 上海有哪些人才政策
中共徐汇区委 徐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2015年8月发布)
政策原文
扶持力度
申报条件
申报程序
提交材料
受理服务

徐汇区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

徐汇区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

徐汇区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

徐汇区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

徐汇区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

徐汇区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

徐汇区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

徐汇区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

徐汇区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

徐汇区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

徐汇区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

徐汇区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

 

中共徐汇区委 徐汇区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假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科技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徐委[2015]15

 

区各处级单位、企业集团:

 

为加快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中央关于上海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新要求,全面贯彻《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沪委发〔20157号)精神,努力把徐汇建设成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为徐汇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经区委、区政府同意,现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准确把握产业加速融合、资源全球配置、大众创业兴起和人才快速集聚的趋势,充分发挥徐汇科研资源雄厚、创新要素集聚和综合配套完善的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提升徐汇科技创新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努力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出贡献。

 

坚持市场导向、改革动力、人才关键。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的动力在市场、主体是企业、出路靠改革,重点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切实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提高服务企业创新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切实构建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机制;切实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坚持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紧密结合。强化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现价值链向高端转移,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空间形态、产业业态和创新生态深度融合。按照城市更新理念,突出产城融合特点,以建设功能性平台为抓手,统筹规划布局,推动形态、业态、生态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空间形态的多样性、产业业态的合理性和创新生态的包容性。

 

坚持聚焦重点、服务上海、对标国际。立足区域基础和优势,聚焦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凸显徐汇特色,主动服务国家和上海战略布局,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对标国际一流,增强徐汇科技创新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二)总体目标

 

按照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要求,对标国际领先水平,构建兼具空间布局承载、重大项目承接、重点产业引领、创新服务示范、创新要素集聚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努力将徐汇建设成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

 

1.空间布局承载功能。以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滨江枫林生命科学园区、徐汇滨江新兴产业区、徐汇中城、南徐汇华泾产业园为五大产业功能区,通过空间优化、功能提升、辐射拓展,形成功能明晰、优势互补、梯度转移的科技创新空间布局。

 

2.重大项目承接功能。聚焦国家和上海战略,深化完善院地合作、区校合作、区企合作机制,搭建关键核心技术协同创新平台,为承接国家和上海重大战略项目提供全方位支持。

 

3.重点产业引领功能。顺应产业变革趋势,聚焦优势产业,重点推进信息产业和生命健康产业两大创新极,以“互联网+”模式为主导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和品牌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4.创新服务示范功能。发挥徐汇综合服务优势,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在知识产权、科技研发、科技金融、检验检测等领域培育一批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机构和骨干企业,提升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促进区域经济提质增效。

 

5.创新要素集聚功能。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服务,引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及其研发机构、有创新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各类创新创业资本,吸引创新人才和团队,让各类创新要素在徐汇集聚,营造充满活力、便捷高效的创新环境。

 

2020年,争取形成空间布局集约高效、科技产业能级提升、创新人才宜居宜业、创新服务体系完善、万众创新活力迸发的创新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区的功能地位基本确立。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奋斗目标,立足当前,谋划长远,持之以恒,到2030年成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创新极之一,为上海创新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三)主要指标

 

2020年,努力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1.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翻一番,达到2200亿元,年均增长12%左右。其中围绕信息产业及生命健康产业努力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2.加大科技创新直接投入力度,5年内共计不低于30亿元。

 

3.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占总收入比重超过10%。跨国公司研发中心或具有研发功能的总部数量达到50家以上。

 

4.区域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翻一番,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服务功能平台,努力创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达到160家以上。

 

5.推进建设3个国家级人才基地,国家和上海“高层次人才计划”人才达到200名以上,市领军人才达到50人以上。

 

6.培育和引进众创空间数量达到50家以上,提供超过3000个工位。

 

二、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一)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提升服务便利化

 

全面清理和取消非行政审批事项,编制并公布行政审批目录,取消企业创新投资项目备案审批,简化创新型初创企业转让变更股权程序。放宽对新兴行业市场准入管制,促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

 

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和信息互联互通。充分发挥区行政服务中心集约高效的行政服务平台作用,提升网上政务大厅功能,最大限度地为创新创业提供便利化服务。

 

对接落实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推行工商登记“一口受理”、“三证合一”工作制度,探索企业简易注销程序,建立“集中登记”、“一址多照”等登记模式,推进注册登记信息化工作;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变更审批等改革举措;深化海关创新制度复制推广,在漕开发、徐汇滨江等功能区对接实行贸易便利化改革试点。

 

(二)深化市场导向的体制机制创新

 

深化区区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切实发挥区区合作综合协调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完善徐汇区与漕开发总公司、仪电集团、普天集团等主体的联动机制,持续推动漕河泾开发区转型升级。

 

推进产业功能区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明确产业功能区运营主体,按照市场规律,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平台,以国资功能性公司为主体统筹产业功能区的建设和发展。

 

完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深化院地、区校、区企等合作机制,推进与高校院所以及龙头创新企业的战略合作;加强服务对接,构建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重大科技项目和产业化协同创新模式;搭建科技创新资源和市场需求对接的平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通道。

 

(三)推进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转变

 

推动政府职能从科技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从企业需求出发设置职能,从分散的行政审批服务职能转变为统筹创新资金、创新资源、创新人才的集成式公共服务。探索设立专门的产业机构,提高政府推进产业发展的专业化能力。

 

改革政府对具体项目直接管理的办法,探索市场化评估筛选科技项目机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价制度,提升资金使用绩效。发挥风险投资等市场机构对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深化委托专业机构管理科技项目的机制。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鼓励更多企业参与研究制定创新规划、创新政策和项目评估工作。

 

(四)完善科技资金投入机制

 

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完善跨部门的财政资金综合投入机制,将漕开发区区合作专项资金、科技企业扶持资金等统一纳入集中管理平台,每年安排资金不少于6亿元。根据企业类型和发展阶段,设立创新类资金、产业类资金及平台类资金,加大对重大项目平台的集中投入,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覆盖面。

 

创新科技资金投入模式和路径。采取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更多采取引导资金、补改投等支持形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科技研发。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市场化服务机制,推行徐汇科技创新服务券,通过创新主体和区域科技服务资源对接,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加大政府对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力度。制定创新产品和服务采购目录,对科技企业的创新产品和服务用政府采购的方式予以支持。

 

(五)以互联网思维创新政府服务手段

 

建设科技服务智能化平台,依托微信、市民云等互联网应用平台,推出互联网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端的服务平台,实现科技创新服务的平台化受理。

 

聚焦智慧社区、智慧商务、智慧政务三大领域推进智慧城区建设,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助推政府优化城市管理方式。在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实现部分公共服务事项“一口受理、园内办结”。到2020年新增10个智慧城区示范项目,探索区域信息化应用项目率先示范。

 

三、优化空间布局集聚创新功能

 

(一)立足产业创新科学规划功能布局

 

加强空间整体规划和区域统筹,全区规划新增载体优先用于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着力构建“2+1+2”产业功能区格局。

 

加快推进以信息产业为重点的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和以生命健康产业为重点的滨江枫林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建设。科学编制功能形态规划,增强区域复合功能,与周边片区协作联动,打造彰显徐汇科技产业特色和领先地位的核心区域。

 

大力推进文化创意和创新金融融合发展的徐汇滨江新兴产业区建设,通过产业注入和功能延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积极建设徐汇中城和南徐汇华泾产业园产业拓展区,发挥规划新建的轨道交通走廊的作用,结合创新需求,完善综合环境配套,积极承接项目落地和产业转移,形成科技创新的重要拓展区。

 

(二)加快产城融合实现城市创新空间多样化

 

以满足创新需求、符合创新特点为导向,前瞻性开展城市形态规划。通过产业升级促进城区转型,以城市更新满足产业业态发展和创新活动需要。加速促进产业升级和功能区综合配套升级的融合,加速促进创新创业活动与创新生态系统升级的融合,统筹规划各类功能要素、产业要素和生活要素的合理配置,突出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和功能集成,形成多层次、梯度化的产城融合发展。

 

根据产业定位落实承载空间,在漕开发、枫林、徐汇滨江等功能区内为承接国家战略重大创新项目和龙头企业研发总部落户等预留空间;提供相应的拓展空间,避免产业资源和创新要素空心化;优化产业用地空间布局,为创新创业适当开发或保留部分低成本、多功能的空间载体,构建创新载体多元生态体系,形成城市创新空间多样化格局。

 

(三)着力功能完善优化创新创业空间

 

依托城市更新拓展创新空间。结合旧区改造、道路业态调整和轨道交通建设,推动历史风貌区、产业园区和老厂房等腾换空间,为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和大众创业提供场所。

 

建设共构型创新空间。坚持成片集中和分散布局相结合,依托都市产业园、大学科技园和高校院所资源,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众创空间。

 

完善现有创新载体功能,提升孵化器管理服务能级,健全相关生活设施及市政设施配套,进一步优化创新载体的功能和环境。

 

四、打造两大创新极引领产业升级

 

(一)以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为核心打造信息产业集群

 

对标中关村核心区,将漕河泾开发区打造成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创新功能与商务功能有机联动、创新空间与创新服务配套完善的科技创新集聚区。

 

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先导、信息技术应用为支撑的信息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相关产业,到2020年,产业规模突破1100亿元。重点发展基础及应用软件,优先发展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软件等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核心性软件产品,鼓励支持面向行业应用的各类应用软件产品,形成面向重点行业的软件产品体系;加快发展数字内容领域,凭借发行渠道和传播牌照等先发优势,加快创新技术与市场需求对接,重点支持数字游戏、互动娱乐、影视动漫等细分领域的发展;聚焦集成电路领域,推动系统级芯片、通信芯片、传感器芯片等集成电路设计重点细分领域的发展,推动集成电路制造业升级,增强芯片制造综合能力,促进产业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升智能硬件领域整体能级,扩大智能终端企业的优势地位,引导企业投入机器人、3D打印、可穿戴设备及智能家居等新兴领域,鼓励传统代工厂提升产业能级。培育车联网领域发展,发展智能汽车终端综合远程服务。

 

(二)以滨江枫林板块为核心打造生命健康产业集群

 

对标美国波士顿医学园区,聚焦以生物医药、金融保险、互联网等融合发展为特色的生命健康产业,建设国内一流、亚洲有影响力的生命健康产业高地。

 

以打造功能完备、结构合理的徐汇区生命健康产业集群为目标,扶持和引进一批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生物医药企业总部,着力培育出一批领军企业,到2020年,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重点聚焦创新药物领域,促进抗体药物、新型疫苗、重组蛋白药物、基因药物、现代化学药等研发及产业化,提升创新药品的销售规模和服务能级;大力发展高附加值医疗器械,重点支持新一代生物诊断试剂和仪器、医学影像设备、生物植入材料等领域,形成产业优势和特色;做强高端医疗和临床研发服务,依托区域内医疗和研发资源优势,发展个性化、精准化医疗,满足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加快发展互联网健康产业,鼓励远程医疗、第三方影像诊断、在线医疗及转诊、医药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在生命健康产业的推进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徐汇特色的产业定位和方向,形成和张江药谷等区域的联动联合创新机制,共同引领上海生命健康产业整体发展。

 

(三)以“互联网+”模式引导企业转型产业升级

 

大力推进互联网技术创新和应用有机结合,互联网和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更广泛的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产业发展新形态。

 

鼓励传统行业企业向“互联网+”的融合与转型。加强资源对接,鼓励各行各业与互联网企业相互交流合作,推动行业技术路径、商业模式及服务方式的创新变革和跨界融合。

 

鼓励互联网龙头企业向传统行业渗透。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助力互联网企业为金融、零售、教育、旅游等服务业提供“互联网+”一揽子解决方案,实现服务行业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五、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一)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鼓励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高校院所和专业孵化团队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众创空间建设,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业服务平台。重点扶持“行业龙头企业+创客”和“专业管理团队+创客”等创新创业孵化模式。鼓励传统孵化器探索“持股孵化”和“国际双向孵化”试点。

 

发挥创新创业服务的溢出效应,推动各类众创空间优势互补,深入合作,发挥创新创业资源的集聚效应和创新创业活动的规模优势。积极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城市示范,探索建设创新创业社区,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二)发挥龙头企业创新集聚带动作用

 

瞄准世界500强和行业50强龙头企业,加强与国内知名科技企业合作,积极引进跨国公司研发中心,鼓励跨国公司在徐汇设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新增跨国公司研发中心或具有研发功能的总部20家以上。

 

鼓励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扶持、产业指导、品牌与市场推广等专业服务。支持强生全球创新中心建设,建立生命健康产业协同创新基地。支持腾讯上海创业基地建设,打造集“孵化+投资+产业资源”一体化的创新创业中心。

 

(三)增强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引进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企业,支持企业内部创业和二次创业,孵化一批创新创业团队。鼓励科技企业增强技术研发能力,引导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朝“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完善区域产业链。推进科技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战略合作,鼓励各类服务平台、孵化器、科技园区及行业协会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人才、信息、财务和法律等服务,降低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成本。

 

六、优化环境机制促进人才创新创业

 

(一)健全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机制

 

修订《徐汇区促进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尤其是国际化人才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以市场为主体的人才评价机制,落实推进人才居住证积分、居住证转办户口、直接落户等政策体系,精简流程,提高效率。充分发挥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漕开发“光启之星”人才基金等资金效应,加大对优秀创新创业人才资助奖励力度和青年人才的项目扶持力度。通过“光启人才奖”等激励方式,进一步向企业一线和青年科技人才倾斜,加快培养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积极争取APEC商务旅行卡审批权下放漕开发园区试点。

 

(二)拓展人才创新创业的事业平台

 

整合区域党建促进会资源优势,进一步推进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与漕河泾开发区3个国家级人才基地联盟建设,为产学研资项目对接、科研人才双向流动等搭建平台。加强政企、政社合作,成立徐汇“光启创新学院”,设立“光启教育培训基金”,实施“光启创业英才”计划,建立青年人才创业导师制度,3年内重点培养百名青年创业人才。开展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人才服务,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吸引欧美同学会、高层次人才联谊会等人才社团、行业协会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

 

(三)提升人才创新创业的服务能级

 

依托区行政服务中心,建立服务人才创新创业的枢纽型工作平台,开展商事服务、科技金融、创业融资、知识产权、科技咨询、证照办理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建立徐汇区创新创业人才数据库,整合社会化、专业化资源,组建创新创业人才商事服务联盟、生活服务联盟、法律服务联盟等服务载体。支持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漕开发分中心、漕河泾开发区人力资源公司等机构,打造徐汇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共人事服务平台,减轻初创企业、初创人才成本负担。以实物配租和货币补贴等形式为优秀创业人才提供阶段性住房保障,同时向科技型初创人才及团队倾斜。启用“徐汇人才岛”微信公众号,为科技人才提供政策查询、信息推送、活动邀约、网上办事等移动终端服务。

 

七、构筑创新服务平台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

 

(一)制定科技服务业专项规划和配套政策

 

制定徐汇区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和配套政策,支持和引导一批有市场能力的科技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基本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

 

(二)提升知识产权服务

 

围绕漕河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建设,建设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提升徐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进一步强化对徐汇重点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

 

培育和引进知识产权服务龙头企业及品牌机构。拓宽知识产权服务领域,涵盖包括代理、信息、法律、商用化、评估和培训等知识产权服务领域。促进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为科技企业提供便捷高效、内容丰富的知识产权服务。到2020年,区域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保持在45件以上。

 

(三)创新科技金融服务

 

加快资本集聚,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徐汇区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引入各类风险资本,打造风险资本活跃的园区。鼓励设立各类产业投资联盟。

 

创新金融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模式。探索建立风险投资、银行贷款、科技保险的联动机制,制定科技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实现资本与产业的良性循环。

 

完善融资服务体系。借助上市服务平台,为科技企业提供便利化、多元化的资本市场对接服务,引导银行信贷、创业投资等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持。

 

(四)构建多元的科技服务平台

 

拓展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区域科研院所、高校、龙头企业整合资源,面向市场提供专业化的研发服务;鼓励和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共享开放研发设备、大型仪器设备、实验设施等,服务于产业创新。

 

搭建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区域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集聚的优势,加强检测专业化基础能力建设,为企业提供便捷的原材料检测、产品测试、出厂检验等服务,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优化。

 

八、服务承接国家战略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一)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项目推进协同创新

 

深化院地、区校、区企合作机制,主动为高校、科研院所更好地承接重大战略项目提供全方位的帮助。支持航天、仪电等国家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帮助高校、科研院所提升技术转移和项目市场运作的能力。

 

积极配合有关院校所争取脑科学与人工智能、干细胞与组织功能修复、精准医疗、新一代核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先进传感器及物联网等国家、上海市的重大创新工程、创新项目落户徐汇。继续推进中科院上海临床中心等重大院地合作项目的建设,支持中国脑计划上海脑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在徐汇设立创新实验基地。

 

2020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承接3-5个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专项,新建2-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模式

 

深化完善高度契合市场导向的协同创新模式。支持以企业为主导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协同创新平台、产业联盟等产业协同创新机构,鼓励不同主体协同、上下游企业联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协同创新网络。支持强生全球创新中心、中山医院—华大基因联合实验室、PPD上海中心实验室等企业为主体的研发中心建设。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搭建技术交易服务O2O平台。做活线上技术交流与服务平台,做实线下资源整合和服务协调功能,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和市场需求直接对接。破除创新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制约,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到2020年,区域技术合同交易额累计达350亿元、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数累计达170项。

 

九、提升区域创新活力和国际影响力

 

(一)融入全球网络提升国际影响力

 

瞄准波士顿、硅谷等世界科技创新中心,把握徐汇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定位,筹划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论坛和成果展示等活动,不断提升徐汇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影响力。

 

加快推进各类跨国创新主体落地。推进强生全球创新中心实际运营、积极引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亚太地区知识产权中心落户徐汇。

 

引入硅谷双向联合孵化模式,加强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学会应用技术转移平台等国际知名的科技服务机构的合作,支持龙头企业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开展国际合作,通过重组、并购、参股等方式有效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二)培育创新文化打造“活力徐汇”

 

围绕创新徐汇、活力徐汇、魅力徐汇的发展主题,加强城市创新文化建设,倡导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创新精神,树立崇尚创新、鼓励探索的价值导向。

 

开展丰富的科技创新活动。举办高端科技论坛、峰会,支持企业举办创新技术发布会。打造“枫林发布”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发布、交易、研讨一体化的合作平台。

 

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加强各类媒体对大众创新创业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开辟专栏报道创新创业典型案例,树立一批创新创业典型人物。增加创新环境标识,使漕开发、枫林、徐汇滨江等成为城市创新地标。推进科普进校区、进园区、进社区,努力提升徐汇公众科学精神和科技素养。

 

十、强化对科技创新工作的保障和评估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把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建设作为徐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细化实施,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推进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区政策、资金、人才、规划、建设、服务等资源的整合,形成整体性、系统性的推进机制。

 

(二)加强协同配合

 

各部门结合区“十三五”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明确目标任务。各部门和街道、镇要积极争取创新改革在徐汇先行先试,注重创新空间与创新载体的建设和优化,服务好区域各类创新主体,提升优化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

 

(三)加强评估考核

 

建立创新驱动导向的评价机制和考核办法,确保各项工作举措有效落实;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统计体系,为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趋势研判提供支撑;广泛发动社会参与,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中共上海市徐汇区委员会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

 

2015814